第四篇 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并领受怜悯
读经:太五7,罗九15上、16,弗二4,雅二13,来四16
-
展开经文
太5:7 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
罗9:15上 因为祂对摩西说,“我要向谁施怜悯,就向谁施怜悯;……”
罗9:16 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
弗2:4 然而神富于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
雅2: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来4:16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受怜悯,得恩典,作应时的帮助。
壹 “‘我要向谁施怜悯,就向谁施怜悯;……’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罗九15上、16:
一 怜悯是神的属性中够得最远的,比祂的恩典和爱够得更远—太九13:
-
展开经文
太9:13 你们去研究,“我要的是怜悯,不是祭祀”,是什么意思;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1 按我们天然的光景,我们离神太远,完全不配得祂的恩典;我们只适合接受祂的怜悯—弗二4。
-
展开经文
弗2:4 然而神富于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
2 我们的不信从给神的怜悯机会,神的怜悯就领我们得着救恩—罗十一32。
-
展开经文
罗11:32 因为神将众人都圈在不信从之中,为要怜悯众人。
二 我们的观念是:那定意的会得着他所定意要得着的,那奔跑的会得着他所追求的—九16:
-
展开经文
罗9:16 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
1 若情形是这样,那么神的拣选就是照着我们的努力和劳苦了。
2 反之,神的拣选是出于施怜悯的神;我们不需要定意或奔跑,因为神怜悯我们。
3 我们若认识神的怜悯,就不会信靠自己的努力,也不会因自己的失败而失望;我们可怜光景的盼望,是在于神的怜悯—弗二4。
-
展开经文
弗2:4 然而神富于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
三 我们若要在神新约的经纶里事奉神,就需要认识这完全是在于神主宰的怜悯—罗九15~16,来四16:
-
展开经文
罗9:15 因为祂对摩西说,“我要向谁施怜悯,就向谁施怜悯;要对谁动怜恤,就对谁动怜恤。”
罗9:16 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
来4:16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受怜悯,得恩典,作应时的帮助。
1 我们若认识神的主宰权柄,就会为着祂的怜悯感谢祂:
a “主宰的怜悯”一辞,意思是神的怜悯完全在于神主宰的权柄。
b 作蒙怜悯的器皿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乃是起源于神的主宰权柄—罗九18、23。
-
展开经文
罗9:18 这样看来,神愿意向谁施怜悯,就向谁施怜悯;愿意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罗9:23 且要在那些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彰显祂荣耀的丰富;
c 神对我们的怜悯是在于祂主宰的权柄;要解释神对我们的怜悯,我们只能说这是在于祂主宰的权柄,祂已选择要向我们施怜悯—15~16、23节。
-
展开经文
罗9:15 因为祂对摩西说,“我要向谁施怜悯,就向谁施怜悯;要对谁动怜恤,就对谁动怜恤。”
罗9:16 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
罗9:23 且要在那些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彰显祂荣耀的丰富;
2 在神主宰的怜悯里,我们的心倾向于祂;因着祂给我们的怜悯,我们天天寻求祂—耶二九13,申四29,赛五五6。
-
展开经文
耶29:13 你们寻求我,若全心寻求,就必寻见。
申4:29 但你们在那里必寻求耶和华你的神;你若全心全魂寻求祂,就必寻见。
赛55:6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呼求祂。
3 我们越看见与我们有关的每件事都在于神的怜悯,就越会在主面前背负我们的责任;然而,甚至我们乐意背负责任也是出于神的怜悯。
4 因着神的怜悯,我们对福音有反应而别人没有反应,我们接受关于基督是生命的话而别人拒绝接受,我们走主恢复的路而别人退后不走这条路。
5 就着神的恢复来说,神向祂所要施怜悯的人施了怜悯。
四 罗马九章所启示的原则乃是:一切皆在于神的怜悯—15~16节:
-
展开经文
罗9:15 因为祂对摩西说,“我要向谁施怜悯,就向谁施怜悯;要对谁动怜恤,就对谁动怜恤。”
罗9:16 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
1 使徒保罗把这原则应用在以色列人身上,叫我们看见一切发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事,都是出于神的怜悯—16、23节。
-
展开经文
罗9:16 这样看来,这不在于那定意的,也不在于那奔跑的,只在于那施怜悯的神。
罗9:23 且要在那些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彰显祂荣耀的丰富;
2 我们总得有一次看见神的怜悯,并且确定地碰见神的怜悯—弗二4,太九13:
-
展开经文
弗2:4 然而神富于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
太9:13 你们去研究,“我要的是怜悯,不是祭祀”,是什么意思;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a 对于这件事,我们需要眼睛得开而看见,一切皆在于神的怜悯。
b 不论我们是一次的看见,或是经过一段过程而领悟,当我们摸到这件事,就摸着一个事实,而非一个感觉;这事实就是:一切皆在于神的怜悯。
五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受怜悯,得恩典,作应时的帮助”—来四16:
1 神的怜悯和祂的恩典都是神爱的彰显。
2 当我们在可怜的光景中,神的怜悯先临到我们,把我们带进一种光景,使神能以恩典厚待我们。
3 神的怜悯和恩典对我们总是便利的,然而我们需要运用灵,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才能受怜悯,得恩典—16节。
-
展开经文
来4:16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受怜悯,得恩典,作应时的帮助。
六 父神已经在祂的主宰中怜悯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为着祂主宰的怜悯赞美、敬拜祂:
1 “我今享受你的怜悯,永远不旧、永远新;每日早晨临到我身,犹如甘露施滋润。何等甜美、何等甜美,满心赞美你怜悯”—诗歌二十二首,第五节。
2 “父,你怜悯并你恩惠、慈爱,我已得尝;你这怜悯带来你的同在,并你面光。因你怜悯,我今向你下拜,赞你怜悯,歌颂直到万代”—诗歌二十三首,第三节。
贰 “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太五7:
一 义是将人所当得的给人;怜悯是将优于人所当得的给人。
二 为着诸天的国,我们不仅需要是义的,还需要是怜悯人的。
三 蒙怜悯是得着我们所不当得的。
四 我们若怜悯别人,主就要怜悯我们(提后一16、18),特别要在祂的审判台前怜悯我们—雅二12~13。
-
展开经文
提后1:16 愿主怜悯阿尼色弗一家,因他屡次使我舒爽,且不以我的锁链为耻;
提后1:18 愿主使他在那日从主得着怜悯。他在以弗所怎样多方地服事我,你知道得最清楚。
雅2:12 你们既然要按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雅2: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五 我们必须学习对自己公义,对别人怜悯。
叁 “愿恩典、怜悯、平安,从父神和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归与你”—提后一2:
一 在保罗的书信里,只有提摩太前后书开头的问安说到神的怜悯。
二 神的怜悯比神的恩典达到的更远。
三 在召会堕落的光景中,神的怜悯是需要的。
四 这怜悯带进神丰富的恩典,够应对任何的堕落。
肆 “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二13:
一 轻看贫穷的弟兄,就是无怜悯。
二 凡这样轻看弟兄的,显在基督审判台前的时候,也必不蒙怜悯—罗十四10,林后五10:
-
展开经文
罗14:10 你为什么审判你的弟兄?又为什么轻视你的弟兄?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
林后5:10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到应得的报应。
1 我们来到主面前受审判的时候,祂也不会怜悯我们,因为我们不怜悯弟兄。
2 我们必须怜悯人,因为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3 我们今天若怜悯弟兄,将来在主审判台前也要蒙主怜悯。
伍 我们要在主面前俯伏,为着祂的怜悯敬拜祂—诗一四五,赛六三9,约十10,罗三24,十一32,林后四1,弗二4~5:
-
展开经文
诗145:1 我的神我的王啊,我要尊崇你;我要永永远远颂赞你的名。
诗145:2 我要天天颂赞你,我要永永远远赞美你的名。
诗145:3 耶和华本为大,该受大赞美;其大无法测度。
诗145:4 这一代要对另一代称颂你的作为,他们要传扬你的大能。
诗145:5 我要默想你威严的尊荣,和你奇妙的作为。
诗145:6 人要讲说你可畏之事的能力,我也要述说你的伟大。
诗145:7 他们要记念且说出你至大的美善,并要欢唱你的公义。
诗145:8 耶和华有恩典,有怜恤,不轻易发怒,大有慈爱。
诗145:9 耶和华善待万有,祂的怜恤覆庇祂一切所造的。
诗145:10 耶和华啊,你一切所造的,都要赞美你;你的虔诚人也要颂赞你。
诗145:11 他们要讲说你国的荣耀,谈论你的大能,
诗145:12 好叫世人知道你大能的作为,并你国度的威荣。
诗145:13 你的国是永远的国,你的管治权存到万代。
诗145:14 耶和华扶持一切跌倒的人,扶起一切被压下的人。
诗145:15 众人的眼目都仰望你,你按时给他们食物。
诗145:16 你张开手,使一切有生命的物都随愿饱足。
诗145:17 耶和华在祂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祂一切所作的,都有慈爱。
诗145:18 凡呼求耶和华的,就是真实呼求祂的,耶和华便与他们相近。
诗145:19 敬畏祂的,祂必成就他们的心愿,也必听他们的呼求,拯救他们。
诗145:20 耶和华保护一切爱祂的人,却要灭绝一切的恶人。
诗145:21 我的口要说出赞美耶和华的话,凡有血肉的都要永永远远颂赞祂的圣名。
赛63:9 他们在一切苦难中,祂也同受苦难;并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祂在自己的爱和怜悯中救赎他们,在古时的一切日子保抱他们,怀揣他们。
约10:10 贼来了,无非是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罗3:24 但因神的恩典,借着在基督耶稣里的救赎,就白白地得称义。
罗11:32 因为神将众人都圈在不信从之中,为要怜悯众人。
林后4:1 因此,我们既照所蒙的怜悯,受了这职事,就不丧胆,
弗2:4 然而神富于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
弗2:5 竟然在我们因过犯死了的时候,便叫我们一同与基督活过来(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
一 我们越为着主的怜悯敬拜祂,就越被拔高。
二 神拣选我们、预定我们、呼召我们,并且把我们摆在祂的恢复里,这是何等的怜悯!
三 对于我们的将来,我们不信靠自己,我们乃是信靠祂,以及祂奇妙的怜悯。
四 我们同主前行,并不在于我们的定意或奔跑,乃在于神的怜悯。
五 神的怜悯行奇妙的事。
职事信息摘录:
关于国度子民的性质
怜悯人的人蒙怜悯
马太五章七节说,“怜悯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悯。”义是将人所当得的给人;怜悯是将人所不当得的给人。为着诸天的国,我们不仅需要是义的,还需要是怜悯人的。蒙怜悯是得着我们所不当得的。我们若怜悯别人,主就要怜悯我们(提后一16~18),特别要在祂的审判台前怜悯我们(雅二12~13)。
义是严格对待自己。我们对待自己必须是义的,不该给自己任何借口。然而,我们对别人必须是怜悯的。我们若殷勤寻求超凡的义,最终就会怜悯别人。我们寻求时会发现,我们天然的人是软弱的,很容易失败。你若不领悟自己天然的人可怜的光景,就绝不会怜悯别人。别人失败或跌倒时,你不会怜悯他们,反而会定罪他们。你定罪他们,原因是你不认识自己。你若认识自己,每当人跌倒的时候,你就会说,“主,怜悯我,也怜悯我的弟兄。我们都是软弱的器皿,无法达到你的要求。主,即使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还要怜悯他。”你若从未失败过,就绝不会怜悯人。你若在追求圣别和完全的事上,总是成功的,别人跌倒时,你就不会同情他们,你总会定罪别人。但你若晓得自己是多么软弱,并犯了多少错误,你就会怜悯别人。
马太五章七节有一个应许为着我们。这应许就是怜悯人的人必蒙怜悯。今天你若毫无怜悯地审判你的弟兄,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你必不蒙怜悯。因为你毫无怜悯地审判别人,基督必毫无怜悯地审判你。但你若怜悯你的弟兄,主在祂的审判台前必怜悯你。因此,国度的子民对待自己严格,对待别人却富有怜悯。这并不是外面的事,乃是与我们里面的所是有关的事(马太福音生命读经,二〇七至二〇八页)。
对自己公义,对别人怜悯
虽然我们必须对自己公义、严格,但我们必须学习对别人怜悯,不要求别人。基督徒要求别人是不对的。你若真对自己严格,那么你就会晓得如何对别人怜悯。但你不先对自己公义,就不要想对别人怜悯。每个松散的人都怜悯别人,因为他已经怜悯自己了。如果他每天早晨睡得很晚,他就会非常怜悯那些睡得很晚的人。这种怜悯根本就不是怜悯;这完全是错的。没有一个松散的人知道如何怜悯别人。只有严格的人,公义的人,才知道如何怜悯。你若要照着第五福怜悯别人,你就必须先照着第四福对自己公义。
我们对自己必须是公义、严格的,绝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但别人得罪我们,因而暴露出他们的缺点时,我们必须怜悯他们。所有自义的人都定罪别人,不让别人过去。主在山上所说的话和这个完全不同。我们对自己必须公义且严格,认真且清明;但我们对别人必须怜悯。神自己是公义的;然而,祂对待我们若公义至极,我们都会被击杀。虽然神对自己是公义的,但祂对待我们却满了怜悯。我们是堕落的罪人,实在需要神的怜悯。我们也必须学习对自己公义,对别人怜悯。对自己公义,对别人怜悯,首要的不是外面的行为,乃是里面的态度,里面的所是。
身为带头的弟兄,无论是召会的长老,或是弟兄之家的弟兄,你会发觉很难对自己严格,却对别人怜悯。假设每个人必须在某个时间回家;晚于那个时间回家,就是不义。同样的,叫人不方便也不对。然而,有些青年人回家,喜欢把鞋随处乱丢。我认识一位弟兄,是传道人兼圣经教师,常把袜子乱丢,不管袜子掉在房间何处。有一次,这位弟兄和我在一个家里作客,女主人相当在意,向我说到这位弟兄的松散。这对我真是羞耻!有些住在弟兄之家的弟兄,也许有同样的举动。
有些弟兄也许不喜欢别人叫他们洗碗盘,所以,他们可能清洗得不彻底;这是不义。占别人的便宜,侵害别人的权利,绝不是义的。碗盘不洗干净就是占别人的便宜。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就不是义人。你若是在弟兄之家带头的,对时间、闲谈、喧哗、洗碗盘以及许多别的事,都必须严格对待自己。不要说这太过了。对你似乎太过了,但对活在你里面的基督却不为过。在你所行的每件事上,你都必须对自己严格。
然而,身为弟兄之家或召会生活某方面的带头人,你也必须富有怜悯。有时候,带头的人可能为洗碗盘的事警告一个松散的人说,“我第一次警告你,你不可以这样洗碗盘。再警告两次后,你就必须搬出去。”要记得主耶稣说到你必须赦免你的弟兄多少次(太十八21~22)。即使某位弟兄在你对他说过多次以后,仍不彻底清洗碗盘,你还得怜悯他。不要把这样一位松散可怜的弟兄赶走,反倒要怜悯他。这不是说,你走上另一个极端说,“我已经知道我必须怜悯这位弟兄,所以从现在起,我绝不会向他说到他怎样洗碗盘了。他要怎么洗就怎么洗吧。为着把他留在这里,我们只得容忍这事。”这种态度也不对。你需要天天照顾这样一位松散的弟兄,让他在洗碗盘的事上有所转变。但每次他作不好的时候,你必须忍耐,并怜悯他。
我们很容易不是严格,就是松散。但我们必须学习一面严格,一面怜悯。如果我们严格待人,就必须立刻怜悯他们。这是长老要学习的重要功课。国度的子民既公义又怜悯。你公义时,必须绝对公义;你怜悯时,必须富有怜悯。尽管公义和怜悯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但在你的经历中,这二者必须兼备。你的公义必须和你的怜悯汇合在一起(二一六至二一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