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
哈巴谷书
 
概略
 
哈巴谷书列在那鸿书之后,这两卷“小先知书”的性质是很相似的,都说到神对祂子民的仇敌的审判。那鸿书是预言亚述的结局,哈巴谷书是预言迦勒底的结局。
 
从本书一章一节,二章一、二节和三章一节看来,本书的著者显然是哈巴谷。
 
 
关于先知哈巴谷
 
除了本书一章一节之外,对于哈巴谷的出身、籍贯、父家、生平、何时作工等等,在圣经中一无提及。如果这是故意的,那么他的目的就是要专一彰显他所事奉的神。
 
一章一节告诉我们三件事:(一)他是先知;(二)名叫哈巴谷;(三)传说神所给他的默示。
 
根据“这歌交与伶长,用我的丝弦乐器,”(三19,直译)我们还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一个祭司,或是一个利未人,在殿中事奉或是歌咏的。
 
圣经中只有一个哈巴谷,就是写本书的先知。这名字的意义是“抱住”,或作“黏附”。诚然,当他有问题的时候,为寻求本国子民益处的时候,他“抱住”神,“黏附”于神,一再发问,不肯放松。
 
犹太人中相传先知哈巴谷就是那书念妇人的儿子,曾被以利沙救活(王下四27,32~37)。还有传说哈巴谷曾为但以理将食物送到狮子洞里。这些都是不可靠的传说。
 
 
时间和地点
 
因为经中对于先知哈巴谷的材料不够多,所以他究在何时作工,很不容易断定。有的说他是被掳以后的先知,有的说他是希西家和玛拿西年间的先知。可是根据本书三章十九节看来,那时还有圣殿和敬拜的事,可见他绝不在被掳之后。根据代下三十三章,神借着亚述(并非借着迦勒底)来处罚玛拿西的恶行,与哈巴谷的预言不符(哈一6),可见他不是在玛拿西年间的先知。按着我们所见到的,他可能是约西亚年间的先知,他工作的时间约在主前六二六年。因为那时正是神借着众先知所预言的审判将要来而尚未来,正是神因约西亚王追求复兴而将审判挪后一段时间(参读王下二二18~20),以致引起先知不能忍耐而向神提出问题(哈一2~4)。


  约西亚是一位追求复兴的王,正和先知的祷告相符(三2)。约西亚给他的儿子起名叫“以利雅敬”,意思是“神复兴”,可能是根据先知的呼声。
 
先知作工的地点显然是在犹大,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殿和伶长。
 
 
体裁
 
本书一、二两章是散文,第三章是诗。从本书的文字看来,哈巴谷是一位在犹大人中的学者;他所写的无论是文或是诗,都极精致、高雅,富有美丽的诗意。
 
先知哈巴谷善用对话的方式来传达他所得的默示。本书几乎从头至末─甚至在他的诗里─都是神和他中间的对话。
 
 
几处可注意之点
 
本书与新约时代的信徒有很密切的关系。新约圣经引用本书的话有下列几处:
1
 
行传十三章四十一节,比较本书一章五节。
2
 
罗马一章十七节(参读五章一节),比较本书二章四节。
3
 
加拉太三章十一节,比较本书二章四节。
4
 
希伯来十章三十八节,比较本书二章三、四节。


  后三处都引本书二章四节的话─“义人因信得生。”似乎罗马书特别注重“义”,加拉太书特别注重“信”,希伯来书特别注重“生”。
 
本书引用或根据其他经卷的话有下列几处:
1
 
三章十九节,比较诗篇十八篇三十三节。
2
 
二章六节,比较以赛亚十四章四节。
3
 
二章十四节,比较以赛亚十一章九节。
 
曾有人称哈巴谷是十六世纪改教运动的鼻祖,因为使徒保罗所传的“因信称义”是根据于哈巴谷,而路德马丁所力争的“因信称义”又是根据于保罗的。
 
先知惊奇神容忍犹大的罪,神使他确知不久祂要借着迦勒底人向犹大施行审判。先知又惊奇神竟会用比犹大人更坏的迦勒底人作审判的工具,神又使他确信迦勒底人也必因罪受审判。神能用巴比伦作一个大铁锤审判选民,但祂用过以后,因它有罪的缘故,又毁坏这审判的工具(耶五十23)。神在此一再给先知看见一个坚定不移地原则,就是公义、圣洁的神对罪必须加以审判;而且在事实上,人人都有罪,谁都不能躲过祂的审判。可是神不只是公义、圣洁的神,祂也是慈爱的神,当先知发觉人(连他自己)在神面前都被定罪,都须受审判的时候,神又给指给他看见一条“生”路,就是“义人因信得生”(哈二4)。这就是福音,也就是使徒保罗所讲的因信称义的根据。
 
哈巴谷被称为“信的先知”,可是他也被称为“问的先知”,他一直向神发问,“为何…”“为何…。”(一3,13~14)他的问不是出于疑惑神,而是出于信神;他深信神是公义、圣洁的神,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他是“哈巴谷”,他“抱住”神的公义,他“黏附”于神的信实,他要发问,不肯放松。
 
哈巴谷不只因信神而发问,也因他有神公义、圣洁的性情,对于犹大的罪不能容忍,故而发问。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看耶和华对我说什么话,我可用什么话向祂诉冤。”(二1)先知发问之后,他的心一直守在“守望所”和“望楼”,他要“观看”,这就是儆醒、等候、忍耐,这也就是哈巴谷以及所有的信徒对神应有的态度。
 
本书中先知所提的罪(一2~4)是指玛拿西作王年间的罪。神要讨罪,施审判,可是神没有就执行,因为约西亚王自卑,寻求神(代下三四3),力图复兴,蒙神应允,把审判延迟(王下二二18~20)。
 
本书的开始是问,结束是唱;开始是惊奇,结束是赞美;开始是不能安息,结束是得到安息。


  哈巴谷发问,得到神解答后,他写了一首美丽的诗歌作结束,一面表示他赞美、感谢神,一面表示他又喜乐、又满足。

  三章是一篇庄严的诗篇,又是一个恳切的祷告。先知在此追忆神过去的作为和恩典,所以虽然“灾难之日临到,犯境之民上来”(16),他仍能不慌不忙,因神而喜乐。
 
哈巴谷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工作,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三2,另译)这些年间审判要来,可是也就在这些年间复兴要起首。有了审判,才有复兴。审判若不从神的家起首,教会就无从复兴。
十一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三17~18)在神许可之下,哈巴谷所有的享受,甚至日常的必需品都从他身上完全剥夺。可是神在他生活中是事实,他就仍能喜乐;因为物质可以失去,神却始终同在,总要为他开一条出路,使他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十二
 
“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哈二14)先知以赛亚也曾说过同样的话(赛十一9)。这预言要到国度时期才完全应验,因为以赛亚明说,“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祂。”(10)不过哈巴谷在这里说得似乎比以赛亚更清楚些,因为以赛亚只说,“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而哈巴谷是说,“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这件事必须等到基督在荣耀中显现,遍地都认识祂的荣耀之后,才得实现(参读太二四30,二五31,路九26,帖后一7,二8,犹14)。
 
 
信息
  本书主要的信息是:神绝不容让罪,但祂执行审判是有时间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当祂发怒的时候,仍以怜悯为念(三2),因为祂使“义人因信得生”─奇妙的福音!
 
 
钥字和钥节
 
钥字:(一)“为何”(一3),(二)“信”(二4),(三)“复兴。”(三2)
 
钥节:
1
 
“惟义人因信得生。”(二4)
2
 
“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工作,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三2,另译)
 
 
分析
  本书根据内容可以分作三大段:第一次的对话、第二次的对话、先知的诗歌。
 
 
第一次的对话(一章一至十一节)
 
引言(1)。
 
因神对罪恶似乎任其继续,并不惩罚,于是先知向神发问:
1
 
神为何不听他的祷告(2)。
2
 
神为何不理罪恶(3~4)。
 
神表示祂的沉默并非祂的不知和不理,乃是正要向罪施行严厉地审判。祂说,
1
 
祂将要行一件难以置信的事(5)。
2
 
祂将要用迦勒底人来执行祂对犹大的审判(6)。
3
 
述说迦勒底人的残暴,表示审判的可怕(7~11)。
 
 
第二次的对话(一章十二节至二章)
 
神的解答,虽然解决一个难处,但又产生了另一个难处,就是这么一位公义、圣洁的神怎能使用一个比犹大更坏、更恶的国家去执行审判呢?所以先知又问:
1
 
神是自有永有、圣洁的神(一12~13)。
2
 
祂能否借着更有罪的百姓来审判选民的罪?(一12~13。)
3
 
祂能否容许他们捉人如同捕鱼一般?(一14~15。)
4
 
祂能否容许他们的强暴和残酷?(一16~17。)
5
 
先知问了,耐心等候(二1)。
 
神表示祂并非不注意迦勒底人的邪恶,乃是正要加倍的处罚他们。祂说,
1
 
将神的默示清楚地、公开的写在版上,使人容易读(二2)。
2
 
神对罪的审判,必要临到,并不迟延(二3)。
3
 
审判中的一条“生”路─“义人因信得生。”(二4)
4
 
神以五种灾祸刑罚迦勒底人(二5~20)。
 
 
先知的诗歌(三章)
  当哈巴谷发现他所有的难题都得解决时,神的安息和满足就占有了他的心。他不禁倾倒他的全人,在一首庄严、激昂的诗歌里,发出他的呼求、赞美、和向神的信靠(1)。
 
求神复兴祂拯救的工作(2)。
 
求神执行审判时,以怜悯为念(2)。
 
追叙神过去的拯救和恩典(3~15)。
 
这些记忆,使他得安息(16)。
 
从此完全信靠神(17~19)。
<< 第三五章 >>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