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和“作先知讲道”是什么?
作者:王生台
圣灵工作的主要一项就是说话,在来三7十15,明言圣灵的说话,而在启二7、十一节、十七节、二十九节,三6、十三节、二十二节,更是清楚的记载,那灵今日还在说话,呼召教会中的得胜者。在两千年的教会历史中,教会虽有堕落,也有复兴,但神的永远计划和工作绝不受影响,仍然由圣灵来执行,祂的工作就是对信徒说话,呼召他们得胜,直到神永远的旨意完成为止。所以,圣灵工作的一项就是祂的说话。然而,圣灵不是直接说话,大都借着某些人来替祂说话,这些神的代言人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先知”。保罗在林前十二28将先知列为教会中名列第二的恩赐。
摩西被称为以色列人当中最大的先知(申三四10),他将神所说的话转述给神的子民,这些话不但拯救了为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更根据这些话建造神在他们当中的帐幕,这些话也带领他们在旷野中生活、行走了四十年,维持并保守他们不仅有食物吃,有水喝,“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走肿”(申八4)。摩西将神所吩咐的这些话记载下来,就成了摩西五经,大约占了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占了旧约圣经另外三分之一篇幅的以赛亚书到玛拉基书,被许多学者称为“先知书”,而从约书亚记到列王纪则被犹太人称为“前先知书”。如果我们加上诗篇的主要作者大卫,也被彼得称为“先知”(徒二30),这么一来,整本旧约圣经就几乎是由先知所写成的了。所以,旧约的先知不仅为神说话,更负责写下神的话[1]。先知在旧约时代的功用是何等重大。
在消极一面,旧约中也记载了外邦的先知巴兰,有神的灵或神的话临到他(民二三516二四3)使他说不出咒诅,却说出神所要给以色列人的祝福。于以色列黑暗之际,也有不少假先知出现,如亚哈王宫中的四百位先知(王上二二4~6);在耶利米书和以西结书中,居然有神所定罪的假先知出现,淆惑了神的子民,甚至打压真先知,如哈拿尼雅打击耶利米(耶二八1~17)。
到了新约时代,根据林前十二28列出神在教会中所设立的恩赐,先知一职似乎被使徒所取代了,落到第二位,但仍然具有权威,因为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而基督那隐藏于过去世代的奥秘,乃是借着使徒和先知启示给今时代的人(三5)。在新约时代,不仅在四福音书中有先知(路二36),施浸者约翰也被群众认为是先知(太十四5),在使徒行传里,也有被称呼为“先知”的信徒,如安提阿教会中有几位先知,保罗可能是其中的一位(十三1),预言大饥荒要来的先知亚迦布(十一27~28),耶路撒冷大会之后,教会差遣犹大和西拉两位弟兄和保罗、巴拿巴一同去访问众地方教会,这两位也是先知(十五32)。于那时的地方教会中,保罗也多次提到先知的事。例如在罗马书,当保罗于十二章提到在团体的教会生活中运用恩赐时,第一项所提的恩赐就是“说预言”(6)。而此字的希腊原文的动词就是林前十四章的“作先知讲道”(13~5等)。保罗在林前十四1和五节鼓励信徒在教会聚会中,要羡慕最佳的属灵恩赐,就是“作先知讲道”。显然,先知和“作先知讲道”在新约时代具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功用。
当保罗于对付哥林多人误用恩赐时,首先在林前十二章末了,将“先知”排于神在教会中设立之九项恩赐的第二位,仅次于使徒;然后在十四章几次三番的鼓励信徒要羡慕“作先知讲道”(15),他指出“作先知讲道”要比说方言而没有翻译的强得多(5),并且鼓励每一信徒都可以一个一个的“作先知讲道”,叫众人学道理,得劝勉(31)。在这一章结束时,又吩咐信徒要切慕“作先知讲道”(39)。这个“作先知讲道”究竟是指什么?是什么样的恩赐?保罗怎么可能要每一个信徒都作先知?而且保罗的职事乃是要完成神的话(西一25),哪来许多先知预言将来的事?如果真如保罗的吩咐,每一信徒都可作先知讲道,他们所讲的权威和圣经的权威如何协调?圣经中的“先知”究竟是何许人也?圣灵赐给教会的恩赐──先知,可以在一般教会的聚会中出现么?今天还有先知么?难道每一个信徒都可以得到先知的恩赐?
保罗要每一个信徒都讲道?一般人对“讲道”的领会是某位有口才恩赐,并认识神和圣经极深的传道人或牧师,在主日对群众讲一篇头头是道的信息,讲道怎么可能是每一信徒都可能作得到的事?如果按照和合本圣经所翻译的“作先知讲道”,每一信徒都被鼓励在召会中讲道(林前十四1531),这可能么?过去几百年来,基督教中的主日崇拜都是借重口才绝佳、圣经知识充足的讲道人所主持的,林前十四章的实行似乎已经消失了。是否林前十四章是过时的?不符合现今的时代?而我们知道神的话是永存的,只有我们人的软弱与不忠信,使神的话打了折扣,不能实行出来。然而,保罗在林前十四章所提的作先知讲道究竟是什么?
此外,保罗还鼓励信徒要用心思说五句话教导人(19),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教导就是前面所说的“作先知讲道”,哪有讲道的内容是五句话的?另外,保罗自己不是在十二章中指出每一信徒都是基督身体上的肢体,每一肢体都有不同的功用(12~28),他反问哥林多信徒,“岂都是先知么?”(29)若要照着此处的上下文回答这问题,应该是“不是的”。可是为什么保罗刚刚讲了每一肢体有不同的功用,过了一章却鼓励每一个信徒都要“作先知讲道”呢?
二十世纪初,灵恩运动如同野火一样燃烧起来时,美国许多属灵的、专心寻求的基督徒,包括宣道会(Christian Missionary Alliance)的创办人宣信弟兄(A. B. Simpson)在内都受其吸引。灵恩派的人对林前十四章的作先知讲道解释为说预言,并且在他们的聚会中实行这种预言,于结束时,都是照着旧约先知的方式说:“耶和华如此说。”以加强话语的权柄。这些灵恩派的预言有许多错误和荒唐之处,因为上期已经有专文评论,于此不再细数。
因为先知与神的工作有如此重要的关系,我们研究圣灵的工作,就必须对这项恩赐加以探讨。也因为对于“先知”和“作先知讲道”的事有这么多的疑问,本文试图理清常人对这些事的观念。因为“先知”和“作先知讲道”是和合本的翻译,我们不仅要查看其他著名的中文翻译,更要从两希原文来看,也从圣经的旧约和新约中提到“先知”和“作先知讲道”的经文与其上下文来研讨“先知”和“作先知讲道”究竟是什么,该如何来实行。
 
 
此一字于中文圣经翻译时所造成的困扰
林前十二28的“先知”和十四1的“作先知讲道”,其希腊原文是prophetes和propheteuo,前者是名词,指人,后者是动词,指所作的动作。由这人所说出的内容就用propheteia。
我们先列出著名的中文圣经对这三个希腊字有不同的翻译,兹列于下表:
旧约中与prophetes相对的希伯来文是nabi,与propheteuo相对的希伯来文是nabu。我们略举几处经文来比较:
从这几处不同翻译的经节,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字群,显然对中文圣经翻译者造成了困扰,究竟这个字有什么意思?该如何翻?和合本、当代圣经和新译本都将指人所用的nabi和prophetes翻译成“先知”,吕振中译本将nabi翻成“神言人”。而中文对动词没有一个正好符合其意思的字或词,和合本将动词nabu或propheteuo翻成“说预言”(王上二二10),有时翻成“受感说话”(撒上十10~11),甚至“作先知讲道”[2]林前十四1),“说预言”、“预言”、“传道”、“讲道”和“预先说”,翻译者认为这个字与讲预言有关,并因受圣灵的感动而说话。因此,和合本的译者认为这字与先知讲道或说预言有关,其余的译者则认为这是传讲神的话,至于他们所讲之内容则与预言有关。吕振中译本将nabi翻成“神言人”,将nabu翻成“传讲神言”(王上二二12)甚至“发神言狂”(民十一25王上二二10)、“受感动而发神言狂”(民十一26)。现代中文译本翻成“宣布”(耶二十1),或“像先知一样呼叫起来”(民十一26)。在林前十二10原文是propheteia,和合本翻成“能作先知”,现代中文译本翻成“宣讲上帝信息的恩赐”,吕振中译本翻成“禀受神言传讲的才能”,当代圣经翻成“能说预言和讲道”,新译本翻成“可以讲道”。新汉语译本则称,此动词不能单译作“说预言”,译作“宣讲神的信息”较为可取[3]
无论如何,这个字群对大多数的中文读者而言,总是带着一些领会,作这事的人由神那里比常人能预先知道,可以预测事情,所以叫“先知”。还有,如吕振中的翻译,认为这些人在作这些动作时,会身不由己的发癫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保罗要信徒都在聚会中“发狂说神言”,那不就是哥林多教会本来的混乱光景么?保罗怎么还鼓励他们这么作?那他怎么在鼓励信徒人人说神言或作先知讲道的这一章末了,说“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十四32),而不是说的人被先知的灵附体而发狂的。他又说“神不是混乱的,乃是和平的”,“凡事都要端正得体地按着次序行”(3340)。可见在作这事时,不仅个人是神智清楚的,在聚会中应该不会有癫狂的行为,反而是有次序的。
因为有这些困扰,我们需要来看圣经的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prophetes 和propheteuo 的字义研究
 
 
根据圣经语言专家的研究
我们根据以下几本知名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字典,也根据一些为圣经读者经常使用的参考书来进行研讨:The Eerdmans Bible Dictionary、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Thayer's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Walter A. Elwell编著的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Colin Brown编著的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G. Kittel 和G. Friedrich 合编的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和希腊文prophetes 和propheteuo 相对应的英文字是Prophet和prophesy,是从希腊文演变过来的。这两个希腊文还有几个相关的希腊字的字型,也有相关的希伯来文,我们称其为同一字群。在我们探讨这些字意思的过程中,不便使用中文,以免害意,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将使用两希原文。兹将这几个希伯来文和希腊字列于下表:
 
1
 
旧约希伯来文
希伯来文中最常使用的字乃是“那必”nabi(名词),是从“呼喊”(call)这字根而来,因此含有“呼喊者、宣告者”(one who calls or announces)之意,也有“被呼召的”(one who is called)意思[4]。nabi这个字是从闪语系的亚甲文(Akkadian[5])动词nabu(意为“呼喊、宣告”)演变来的,学者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个动词必须是被动的,指某人被呼召、被指定,因为在这蒙召者背后是那位呼召的神。然后再从nabi演变出naba(动词),含着“表显、呈现或以nabi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柴尔(Joseph Thayer)解释nabi乃是:“讲说那从神圣启示所得的默示、感动、灵悟,宣告神的旨意,包含谴责、劝戒作恶的,或是安慰忧患的,或是启示隐藏的事,特别是预告将要发生的事。” [6]
nabi这个字的最佳定义可从申十八18来看:当神说到将来要在以色列民中兴起一位像摩西的nabi时说:“我要将我的话放在他口中,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告诉他们。”因此,nabi乃是神先将祂自己的话放在某人的口中,然后这人信实的将神所说的话告诉、传讲出来。由此,nabi被视为“神的口”(mouth of God)。nabi的字根是根据nun和bet两个希伯来文的根而来,带有“中空”和“敞开”的意思,因为要接受超自然的智慧和启示,这人必须要向神敞开才行[7]。而且,此人也需与神有某种程度的亲近,使神愿意借着这人来向人说话,当然,巴兰是个例外。
Elwell神学字典指出,圣经中的prophecy乃是从神的启示(或默示)而来,与异教的术士不同。Prophetes不能强迫神,反而在神的管治之下,例如耶二十7,由神自己主动来呼召、推动人来为祂说话。而且根据申十八18耶一9,是神将祂自己的话放在人口里的,然后这人才将神所说的话说出来给人[8]
Peisker(Brown的新约神学辞典关于此字的研究者)指出,naba这动词原先带有狂喜、恍惚的举止(例如撒上十章、十九章,扫罗遇见一群nabi,王上十八26~29,巴力的nabi在祭坛四围踊跳、狂呼乱叫),但后来就没有此令人难堪的意思,而是“作prophetic的宣告”了[9]
中国主日学协会所出版,由赖瑞仁编著的《神人──以色列先知的研究》也曾使用了一些比较早年的字典和神学研究,指出希伯来文nabi的意义为“发言人”,或“上帝的代言人”,因此,赖瑞仁说:“先知主要的意义就是‘代言人’,而以色列的先知就是耶和华上帝的‘发言人’;因此,先知说‘预言’预示将来的这种功能,在本质上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他就是上帝的‘口’。” [10]
旧约中另有两个希伯来字roeh和hozeh跟此有关,此两字都翻成“先见”(seer)(如撒上九9撒下二四11),就是某人得了特殊的经验,向他人报告或解释所作之梦或所见的异象,这两个字都跟某种狂喜的状态有关[11]。Vine指出,在七十士译本中,就是撒上九9的roeh“先见”一字,意指先知乃是与神有直接沟通的人。七十士译本也将希伯来文的nabi一字,解释成“从神而来的信息在这人里面涌出来”,或“神将事情秘密的告知或与之沟通者”[12]
我们要指出,nabi这头衔并不代表在所有的事上,这等人都比别人“预先知道”,例如在大卫晚年,亚多尼雅争王位一事上,nabi 拿单来问大卫,究竟大卫有无答应亚多尼雅继承王位的事(王上一24~27)。他们照着大卫的指示,让所罗门登基,由祭司撒督和nabi 拿单一起膏他作以色列的王(3444~ 45)。
另外,希伯来字dabar本意指“所说的话”(见伯三二7王上三10),而含有“从神而来之神圣信息的沟通”之意(如创十五4耶和华对亚伯拉罕的说话,出九20~21耶和华所说的话),或“宣告耶和华的说话” [13](如民十一24),中文可翻成:说、告诉、晓谕、吩咐等。耶十八18应该翻成“nabi的话”,而不是和合本的“先知说预言”。
 
2
 
新约希腊文
 
a
 
柴尔将此一字群定义为与预言有关的说话□14□
柴尔将propheteia这个与所说的内容有关的字,定义为“论及基督的国度与其迅速来临之得胜的预言,同时带着相关的安慰和警戒话语”;他也将动词propheteuo定义为“预言将来的事,特别是与神的国相关的事”。和“说出、宣告那仅能借着神圣启示而知的事”。前者与预言有关,后者则仅仅是宣告所得之启示。
他又将prophetes定义为:“一位被神的灵所感动者,而作神的发言人,郑重地告诉人,他借着灵感所得到的,特别关于将来的事,尤其关于神的国和关于救恩的事。”或“一个被神的灵所充满的人,根据神的权柄和命令,以慎重的话语为神申诉、恳求,并劝导人接受救恩”。他还说,一个prophet可以凭超自然的能力得知隐藏的事(如路七39约四19),也具有能力行神迹(如路七16二四19)。
他指出prophetes这个字也指“那些在使徒时代,出现在基督徒当中的prophets(如太十41二三34徒十五32的犹大和西拉,林前十四2937启二二69);他们跟使徒们相提并论(如路十一49林前十二28~29弗二20三5四11启十八20);他们分辨,并为着基督徒能得益处的缘故,预言将来的事(如徒十一27~28二一10~11);在基督徒的聚会中,突然被圣灵所感(但不失去他们的自我意识,林前十四32),热情洋溢的、兴高采烈的,用人听得懂的话,说出圣灵所教导他们的,这些话带着能力指示、安慰、鼓励、责备、定罪、鼓舞他们的听众(324)”[15]。这部分与本文所讨论的有关,以下会加以讨论。
 
b
 
三位专家的字典研究:Vine、Elwell和Brown
Vine、Elwell 和Brown 都是从前缀和后面的主字根两部分来解释,先讲出前缀和字根的个别意义,再将其合起来解释。这些字典不仅停在这里,他们还有更深层的研究,指出一些常人所不知的事。
这个希腊字从其字根来看,前者pro的意思是:向前,向外(onward,forward),或在某人面前,在时间之前等;后者phemi 是“说”的意思。有些略懂希腊文的人就会将此二者合起来看,会以为这字含有:“预先说出”的意思,恰好符合“先知”的观念。可是,当代解经大师卡森(D. A. Carson)在其经典著作《再思解经错谬》中指出:“在所有的解经错谬中,解经者最常犯的错谬,就是假设每个字汇与它的字形,或与它的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观念导出的结论是:一个字汇的意义是由它的字根来决定的。” [16]为了避免此一错谬,我们必须谨慎来研究这字原初的使用意义。
他们这三位都指出,这个字群主要是由两个希腊字合起来的:pro有“向前(forth)”或“在前(before)”之意,后面的phemi是“说”,两部分合起来仅仅是“说出来”的意思,并无“预先说出”之意。
Vine将propheteia这个字解释成:“神之心意和计划的说出”[17],因此,这个字仅指将神的心意和计划说出来,并没有预言之意在内。Vine解释prophetes是:“说出者,或公开的说话者”,“宣扬神圣信息者”,这是指在希腊人(外邦人)当中,翻译神祇所说之信息者。” [18]
Elwell字典将prophetes 定义为“以宣告的方式将事情说出来的人,或为……说话,就是奉(神)的名而说话者”[19]
布朗(Colin Brown)神学辞典中研究这个希腊字群的Carl H. Peisker指出,prophemi 这个字在早期的希腊文件中的用法,完全没有指着将来事情的意思,反而与这个字相关的几个其他希腊字如proagoreuo,prophoneo,prolego 都与公开宣告、大声宣告有关。所以,他认为,propheteuo 也应该包含公开宣告、大声宣告的意思,而不应该翻成“事先预言”。同样,他指出早期的希腊文件也证明prophetes的用法,都是“宣称者”(declarer)或“代言人”(speaker)的意思。只是-phe- 这字根所带宗教的含意给了此说话者分量,用以表达他所说之话的权柄[20]
论及动词propheteuo(其相应的英文是prophesy)时,Vine解释此字为:一、主要是说出神的旨意(如太七22论到有一些在主名里prophesy的人;林前十三9提及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局部的,所prophesy的也是局部的”等)。二、其次才是说预言,如大祭司该亚法预言耶稣将要为人民死(约十一51),又如旧约中许多prophets预言信徒将要得恩典和救恩(彼前一10),以诺预言主耶稣要带着千万圣者来临(犹14)等[21]
论及名词prophetes(指说话的人)时,维基英文网络说一般基督徒的认识是:“这人能在神的名里为神说话,传递神给人的信息。” [22]这也没有预言之意在内。
在基督徒一般的用法中,一位prophet 是被认为能说预言的,虽然圣经中有些提到prophet的经文含有预言,但是许多他们所说的话里,特别是在旧约中,他们仅仅为神说话,教导关于社会或敬拜神的事,他们所说的话并没有包含任何预言在内。例如一般人都习惯将以赛亚书到玛拉基书分类为“先知书”,因为这些都是“先知”所写的。然而从这些书中所记载的来分析,不尽然是讲关于未来之事的预言,在这些书中主要是这些先知传讲神所启示的话,还有记载当时的历史,例如以赛亚和耶利米两卷书中,关于历史的记载有相当多的篇幅。所以将这些书称为先知书含示都是预言,的确不太妥当。
Kittel 字典的主编Friedrich在研究prophetes 说:“一般说来,新约中这字的用法是指宣告者说出神圣的、受感的信息。因为启示是借着那灵(the Spirit)所赐予的,圣经中的prophet 就具有关于将来的特别知识,例如徒十一28的亚迦布预言会有大饥荒。一位prophet 能不借任何方式就能知道别人的过去(如约四19),也能得知人心中所想的事(如路七39)。虽然他有这种能力,但他却不是个魔法师,也不是卜卦的。作为prophet 主要是宣扬神的话语,这在保罗所论及之教会中的prophet 就是这宣扬神话语的人。” [23]Prophetis(女性)只在新约圣经中出现过两次,就是路二36在圣殿等候弥赛亚的亚拿,和启二20的耶洗别,虽然她是自称的。
Kittel 字典的另一位主编Kramer 指出,希腊文的prophet“仅单纯的表达正式公告(declare)、宣告(proclaim),使人能知道”。而早期一般世俗的用法是指:有超然能力者,或能预言将来要发生的事,或仅仅指为神说话的人[24]
二十世纪初期,一位对prophetes 作了深入研究的Erich Fascher 指出,prophetes 这个字就等于宣告者(proclaimer),或大声宣扬者(announcer),几乎没有任何预言,或预测的性质在内,若有这种意思,则要从其他上下文另加的字来看。同样的,动词propheteuo 仅指:在某一位神的名里说话,或启示出某件隐密的事[25]
于此,我们要仔细看一下动词propheteuo 在新约中的使用:Kittel 字典的编者Friedrich 指出,propheteuo 这动词在新约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八次,在保罗的书信中就占了十一次。这个动词有底下几重意义:
1
 
通常的意思是“宣告启示、神给prophetes的信息”,如林前十三9十四14
2
 
此一动词带有“预言”之意。因此,根据新约的看法,旧约prophetes能事先预知,而施浸者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大祭司该亚法和写启示录的约翰,他们的宣告和讲述都是属于这事先预知的一类(注,此三个例子都不在保罗的著作里)。于是Friedrich特别要读者留意,当保罗使用propheteuo这个动词时,并不指讲说预言的事。
3
 
此动词也有“借着prophetes讲说,将原先隐藏的事显明出来,把人凭天然方式所不能知道的事说给人听”。如那些把耶稣蒙了眼打祂的人,要祂propheteuo 是谁打祂(太二六68可十四65路二二64),这里不是预测将来的事。W. Grudem认为,在主耶稣时代,prophetes这个字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用法,除了指为神说话之外,一般人也领会成有超自然的能力,说出人所不知之事[26]
4
 
对保罗而言,此动词有一个重要的道德性、劝告性和激励性的意义,指着“教导、劝勉和安慰”之意(如林前十四331)。作这事的人宣告神圣的审判,呼召人悔改,但有些人听了会觉得刺耳、恼人,认为是一种折磨,正如在大灾难中的两个prophetes所作的。但也有人会因听见prophetes的说话,心中的隐情被显露而悔改,敬拜神(24~25)。
5
 
徒十九6,保罗按手在以弗所的信徒头上,他们就说方言,也propheteuo。这个动词和说方言摆在一起,是跟受感和狂喜忘形的彰显、赞美神有关(参徒十46)。
6
 
腓利的四个女儿被称为童女,且用propheteuo的现在分词来形容她们。Friedrich 指出,这并不是说这四个女儿正在propheteuo,或正在讲述神圣的启示,可能是她们有prophecy 的恩赐,但路加犹疑是否该给她们女prophetes的称号,所以就用现在分词来形容她们的功用。
7
 
太七22,那些在主名里赶鬼、行异能,且propheteuo,但不被主称许的工人,也有可能指他们“装得如同prophetes”(和合本在此翻成“传道”,而无说预言或作先知之意思在内)。更可能的是,这里指一般通用的“作为一个prophetes 宣告神的启示”[27]
根据以上这些专家的分析,林前十四章的prophetes乃是“宣告启示、神给他们的信息”和“教导、劝勉和安慰”的意思,而不是说预言,或有异能说出隐密的话。
还有一个希腊字也需我们注意的,就是指所宣告的内容propheteia。Friedrich 说,这个名词和动词极为相似。新约中用过十九次,有九次在保罗的书信里,七次在启示录中,一次在福音书中[28]。这个字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翻译。
根据上下文,林前十二10十三2的“propheteia”,是一种恩赐(charisma),是神借着那灵(the Spirit)赐给初期教会的,只有保罗提到这个恩赐,其他使徒的书信都没有提及。在罗十二6,保罗说:“照着所赐给我们的恩典,我们得了不同的恩赐,或propheteuo,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propheteuo”;(和合本将这经节翻漏了,成为“按我们所得的恩赐……”恩典不见了),这里明指propheteia不仅是一个恩赐,还是第一项恩赐,且要“照着信心的程度”而说话。
Propheteia在林前十四6和二十二节,乃是指“prophetes 所说的话”。保罗说到如果他去到哥林多人那里,只说方言,那就对他们毫无用处,“除非我用启示,或知识,或propheteuo,或教训,对你们讲说。”(6)和“propheteuo 不是给不信的人作表记,乃是给信的人”(22)。于此两处,保罗所说的话都没有预言之意在内。
太十三14,propheteia 是以赛亚所说的话。在彼后一20~21所指的是经上的预言不是人自己的见解,是被神推动,从神说出来的。
但在启十九10二二71018,propheteia这个字就有“预言”(prediction)的性质在内。在一3,propheteia乃是指“prophetes的书(book)”。
Friedrich指出,作为propheteuo的宣告,propheteia不必要是指将来的事,这个字本身包含了“prophetes 带着权柄的指引”,“借着prophetes 所吩咐的”如提前一18四14,提摩太乃是借着propheteia 被引进职事的服事里。在启十一6,propheteia 随着“日子”一起,这是讲prophetes 的工作(work of the prophet)。林前十三8也当如此解。对于在帖撒罗尼迦这个刚刚建立的教会,保罗在许多嘱咐中有一项是:不要藐视prophetes 的话(帖前五20)。Friedrich 承认,在这一节,不清楚究竟propheteia 是指“具有prophetic的恩赐”呢,还是指prophetes 所说的话[29]
新约希腊文中,有另一个希腊字proereo 英文翻译成predict 或foretell,这个字的意思则有:“预先告诉”(太二四25可十三23彼后三2),也有“前面已经说过”(来四7),或被翻成“先前说过”(罗九29林前七6加一9犹17林后十三2)。这个字不常使用,在新约中只被用过九次。
 
 
其他的研究
十九世纪著名解经家Adam Clarke曾经对prophet这个字群有过仔细并深入的研究。他指出,虽然众人都认为prophet 这个字是“预言将要发生的事”,但是在希腊文的原来用法里,根本没有预言的意思在内。尤其旧约圣经第一次出现这个字时(创二十7,耶和华称亚伯拉罕为nabi,是能向神祷告的人),就证实了这个说法。若以今天众人对先知的观点来看,亚伯拉罕根本就不符合“先知”这个称号。
Clarke在所写的一篇专文里(The Christian Prophet and his Work)证明这个字本来的意思仅仅是:祷告、恳求、祈求的意思(pray,entreat,make supplication)。这样的意思不但符合这里的经节,而且撒上十章扫罗列在nabi中,和王上十八章巴力祭司在祭坛前祷告的事,都符合这意思。这几处的prophesying 无可否认的就是祷告和祈求。这些人经常借着信心的祷告与神亲密沟通,使得神愿意将祂心中的旨意,不论是目前的或是将来的事,告诉这些祷告的人。后来,nabi(代求者)就成了向大众宣告、传讲神所启示的事。这些人传讲也包含着预言的意思,因为神乐意将祂的秘密启示给这班有信心的人。所以,保罗在林前十四3似乎将prophesy这个字用来指那些能解说神心意的人,他们将神圣的事指导人。所以“那prophesy的人向人讲说造就、安慰和劝勉”。Clarke继续说,nabi这头衔也是赐给那些明显有口才,和有发表能力的人;所以亚伦是摩西向着法老的代言人,他也被称为nabi[30]
Clarke在先知书系列指出:动词naba不仅是预先说出将来要发生的事,更是指着祷告和为专门的事特意祈求。而名词nabi 不该仅指那预告将来之事者,更是那时的一般传道者,因为他们看见了由百姓的罪恶引起之将要发生的噩耗,就劝勉百姓转离罪恶,并迫切的向神祈求,不叫所警告的审判临到[31]。所以他强调,这个字含有预告,并祈求之意。Clarke还引用了另一学者Golius的研究:在阿拉伯文中,naba有类似希伯来文的意思,还带有“旅行、周游”的意思在内。他们周游四方有时是因为受了逼迫,也有时是受神的吩咐而四处游走。Clarke说,如果这个字是有周游的意思在内,那么亚伯拉罕所过的帐棚生活就相当有关连了,他是在神的指引之下而迁移的,这也可能使他得到nabi的称号。在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当中,nabi这称号一直是非常受人尊敬的[32]
Golius指出nabi有受神指引游走的意思,这在诗七四9似乎能得到证明。那时以色列亡国,人民被掳,他们不知这灾祸要有多久,叹息说“我们……不再有nabi;我们内中也没有人知道这灾祸要到几时”。虽然那时有但以理,但他住在巴比伦的王宫;也有以西结,但他在迦巴鲁河边(结一3)。他们那时不像已往有nabi们如同阿摩司受差遣去到他们中间,转告神的话,让他们知道这灾祸要到几时。
圣公会牧师茹季坤在《犹太人》书中,犹太人从不将包括伊莱贾在内的许多先知,看为预知未来的预言家。茹季坤指出:“希伯来文对‘先知’的解释并没有提示他是个有权力的预言家,而是一个有勇气公开发言的人,他不是预知那些无可避免的事,只是对那些丑恶和违背上帝律法的事,能够知道将会产生的后果而已。” [33]
李常受并不否认prophesy有说预言的意思在内,但此字主要的意思乃是“为神说话,并说出神,包括预言,预告。为神说话,并说出神,是出于生命的恩赐,就是由生命长大而发展出来的;预言,预告,是神奇的恩赐,与生命无关。我们不该将这里prophesy一字的首要意思领会成预告。这字主要的意思是为主说话,并说出主。当然,有时也包括预告、为……说话、说出……,以及预先说话等意思。” [34]
但李氏也指出,“在林前十四章,申言并不包含预言。这可由三节和二十四节得证实。三节说:‘但那申言的,是对人讲说建造、勉励和安慰。’建造、勉励和安慰都不是预测。建造是为着教会,勉励是为着工作,安慰是为着我们日常的生活。为着教会,我们需要建造;为着工作,我们需要勉励;为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们需要安慰。这些确定的不是预测。” [35] “二十四节说:‘但若众人都申言,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进来,他就被众人劝服,被众人审明了。’在这一节里,申言不是预言,乃是劝服人,审明人,使他们清楚自己的光景。当不信的或不通方言的人进到聚会中时,他可能会不清楚,误以为他与神的关系是对的;但借着听众人申言,他就清楚了。这申言劝服他并审明他。” [36]
 
 
字义研究的结论
关于prophecy和prophet这一个字群,不论是希伯来文或希腊文都重在由神发起,神向某些人启示或给异象,使他们能奉神的名说出神要他说的话或陈述异象。说神所要他说的乃是主要,而所说的话中有些是预言,但不全是预言。这些人为神说话,也具有知道别人过去的能力,也能看透别人的念头。
在Vine字典中,还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是由Vine和另一学者Hogg所共同指出:“虽然许多旧约中的prophecy都是纯粹预言性的,但是这个字并不就是,也不是主要的,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作预先宣告。这个字乃是指一种不能借着天然的方式而得知的说出,例如太二六68。…… prophecy乃是将神的旨意说出,不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包括在内的照直说出。” [37]
根据以上专家的研究,prophetes的翻译不应该是“先知”,而应该是“神的宣称者”或“神的代言人”,而且这字带有宗教的分量和权柄。这些人如何得着神的启示?他们需要借着祷告、祈求与代求,和神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如亚伯拉罕,使神乐意向这人启示祂的旨意。神所启示的旨意里有的是关于目前的指引,有的是论到将来的事情。这些人必须要如亚伦,有口才,能发表,也受神的指引前去他所未蹈之处。因为是神的代言人,在社会上受到特殊的礼遇和尊重。犹大国到了末了,有许多假冒的nabi非常猖狂,真的nabi耶利米却被囚禁起来。但在国事危急之际,西底家王打发祭司去见真nabi耶利米,请他祷告(耶三七3)。请真的nabi向神祷告,符合了Clarke所言此字有祷告的意思在内。
最后,根据保罗在林前十四章特别指明propheteuo三方面的功用:建造、勉励和安慰(3)。所以,propheteuo并没有说预言之意,却能使听众(尤其是来聚会的信徒)得着建造、勉励和安慰。
 
 
此一字群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意义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里之用法的研究
Colin Brown的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和Kittel 所编著的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都对此一字群,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里的用法有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的认识也有帮助,简列于下:根据Peisker(Brown编著的字典作者)的研究,对古代希腊人而言,prophet的角色是众所皆知的,因为这个字群是从希腊阿波罗神庙的神谕(oracle)所演变出来的。当民众有了任何古代社会中的问题(涵盖生意、宗教、政治、伦理、教育等),都可以将他们的问题带到神庙中来求问。先由两三位称为prophetis(女prophet)所组成的祭司团(Pythia),借着某种神秘的方式得了神谕,就在魂游象外之下发出奇特难懂的声音,再由神庙中所指定的人翻译成众人听得懂的话。这些翻译神谕的人就被称为prophets,是由社会上有身分的耆宿担任的。可是,这些人从不自我发起,也不直接得到灵感,他们乃是先要有人来求问,并等到女祭司说出了神谕,才借着他们的领悟翻译神谕,向求问者陈述神明所给的答案。
根据此一先例,Peisker对此一希腊字群作了一个结论:propheteuo的意思是宣告神明对某一求问者所问的事。例如在多一12被保罗称为prophetes 的Epimenides,是一个外邦的诗人。在罗马社会中,诗人在祷告和献祭之后,自称能解说神明对崇拜者的旨意。但是Prophet和占卜看卦的(soothsayer)大有区别。卜卦者是在癫狂情况中得知消息而作出宣告;相反的,Prophet 是在他理智光景下,从女祭司团得到消息而宣告的。还有卜卦者只作预言,涉及人的好奇;但prophecy所注重的是借着将要发生的事来矫正某人的行为[38]
Helmut Kramar(Kittle编著的字典作者)研究此一希腊字群在希腊神谕里的结论与Peisker类似,但Kramar强调,因为这些prophetes的产生乃是由人挑选的,所以这些人生来就必须有说预言的倾向;而且这些人通常都来自社会上比较高的阶层。因为他们得到社会上的尊重,他们也经常被邀请作为当地的代表或发言人,甚至在记载年日时,也会使用他们上任之年作为当地的年号[39]。Kramar又指出,从公元前三世纪起,prophetes这字群就开始出现在埃及文件,然后在翻译成希腊文的文件里,其意思是神的仆人,或祭司之称。在希腊哲学界里,prophetes乃是指神明的发言人(spokesman),后来逐渐的,prophetes这个希腊字就成为一个常用的头衔,用来指一班人庄重严肃的正式宣告、声明与宗教方面有关的事,或在神谕中宣告神明的旨意及给人的劝告。prophetes的功用乃是作中间人:他既是神明的发言人,也是人对神明的代言者或求问者[40]。然而,到了新约时期,prophetes这个希腊字在当时的世俗中已经被常用到一个地步,失去了为神说话的原意,而指:一位有不死性情的哲学家,一个想要成为真理的教师,教导享乐主义以彼古罗派者,写出的历史也被称为真理的prophetess(女性),植物学家等[41]。所以,prophetes这个希腊字在当时并不被人自动的解释成:带着权柄,为神明说话者[42]
中文圣经启导本指出,古代外邦异教中也有先知,但这些先知的功用和圣经中的先知不一样。例如希腊先知的角色是文艺、音乐等神祇的解释者,也是神谕的诠释者。但是圣经中的先知不是解释或演绎,而是把神所给他们的话直接、毫无保留的说出来[43]
 
 
古代外邦文化中之用法的结论
此一希腊字群是借着翻译所得之神谕,宣告神明对某一求问者所问的事,这些事对求问者乃是隐藏的,必须借着prophetes这中间人来求得,并说出,所以他们仅是作神明的代言人。而这个字群并无预言之意在内,若有预言之意,则是为了警告和矫正。
 
 
中文合式的翻译
既然prophetes这字群重在为神说话,将从神那里所得的异象和启示忠实的说出,虽然也带有预言将来之意,但以上所提的专家都指出,为神说话是主要的,说预言才是其次。那么这个字群该如何翻译才好呢?周功和认为,“林前十四章的‘先知讲道’或‘说预言’,不是预先准备好的讲道,而是实时领受‘启示’(30),马上讲出来的那种现象;也不是预告未来,乃是包含造就、安慰、劝勉的话(3)。”所以,他建议将propheteuo翻成“先知讲说”[44],虽然他想要解清这不是众人认为事先预备好的一篇讲稿,但还脱不开“先知”这不正确的名称。所以,根据前面字义的研究,包括目前中文圣经各种译本在内的翻译都不合原文的意思。
于此,介绍一个新的翻译,是由一位对圣经有超过六十年研究的李常受,他不仅饱览以上这些字典,并对prophet 和prophesy这个字群有过研究,在一九八〇年翻译新约圣经恢复本时,说:“新旧库新约译本,把‘作先知说话’译为‘传神言’,意即传说神的话。……这译本将‘先知’改译为‘神言人’。……吕振中译本,也采用‘神言人’一词。……我们乃将其译为‘申言者’。正好在旧约里有一卷申命记,意即把神的诫命重新申诉一次。……我们从这里得着灵感,将‘先知’译为‘申言者’,既达意又不拗口。至于‘作先知说话’就译为‘申言’。” [45]李氏对申言的定义是:“申言乃是在神直接的启示下,为神说话,并说出神。在申言里,有时也有预言,但并非这里所说申言的主要方面。申言带进神的启示,为着建造召会,就是基督的身体。(林前十四4下)。” [46]这个动词主要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乃是将预言说出,也就是将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预先告诉人,如大祭司该亚法预言主耶稣要为众人死(约十一51);另一种意思是指在圣灵感动之下将事实说出,如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溢时对神的赞美(路一67)。因此,若要将这词翻译成中文,最好是翻译为“申”言,因为中文辞典里,这字的意思为“陈述、说明”或是“表明、表达”。所以,申言这词,就可以包含将未来或现在所发生的事,陈述、说明、表明和表达出来。
我们再查考中文辞典,发现“申”字在中文里作动词用时,有“陈述、说明”之意[47]。在“字源考译”里,对“申”这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考证,有这么一段话:“‘申’是‘电’的本字,字像闪电时云层间出现的曲折的电光。古人认为闪电是神的显现,所以常以‘申’来称呼‘神’。后加‘示’旁为‘神’,加‘雨’旁为‘电’。” [48]另外,“申”有表明,表达之意,如杜甫于《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致(送达;送给;表达)[49]。 “申”亦有申诫;告诫之意,如摩西的申命记,出处为《史记孙武列传》即三令五申之。如:申守(再次警戒;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地训诫);申戒(告诫);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诫);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等[50]
因此,将英文动词prophesy翻成“申言”也就含有“从神得到启示,再为神宣讲表达出去”之意,并带有申明、表明、警戒等意思在内。希腊文prophetes 被翻为申言者,动词propheteuo 翻成申言,申言者所说的内容propheteia 则翻为申言的内容。此一翻译可谓符合为神说话之意思。
本文以下就采用“申言”与“申言者”的翻译词作继续讨论。
 
 
圣经中申言者的产生、角色和功用
 
 
旧约时代
 
申言者与神人、先见的区别
Peisker指出,申言者nabi这个希伯来字在旧约中出现三百零九次,其中有九十二次出现在耶利米书。此字使用复数时是指众申言者所写的书,单数名词在较早的经文里指各种的人物,在较后的经文里则指那些为耶和华神说话的人。在较早的经文里,申言者也被称为 “神人”和“先见”[51]。 “神人”是一个比较受尊敬的称呼,但仅仅给了摩西(申三三1)、大(尼十二2436)、以利沙和那位奉耶和华命令去警告背道之耶罗波安的人(王上十三)。 “神人”的英文是man of God,这些例子说出,这头衔指这人是属于神的,与神有一紧密的关系。“先见”则指那些有能力启示隐密的事,并说出未来的事。在先见身上所强调的是他所看见的异象,但在申言者身上,则着重在他所说的话(赛三十10)。
 
申言者的产生──蒙神呼召
不论是亚伯拉罕、摩西、撒母耳、大卫、伊莱贾、以利沙、以赛亚或耶利米等,圣经都记载,他们都是蒙了神的呼召才作申言者的,甚至耶利米于母腹中就蒙召(耶一5)。
 
与神的关系亲密
士师以利时代,神的话语稀少(撒上三1),因为以利纵容他的两个儿子,并且整个以色列人与神的关系不正常,神就不太说话了。但当撒母耳作为拿细耳人奉献给神,活在神面前,神喜爱他,且与他同在(二26三19),神将祂自己启示给撒母耳,借着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他被确立为耶和华的申言者。亚伯拉罕从离开哈兰开始,一直有神的说话与同在,但当他凭着自己的能力生了以实玛利,神有十三年不向他说话(创十六16十七1)。神不向他说话,指出神对他不满意。神对耶利米说:“你若将宝贵的从低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作我的口。”(耶十五19)所以,申言者必须活出一个配得与神沟通的生活,否则就会失去神的同在和说话。
 
经常祷告以得知神的心意,并为神的百姓,甚至外邦人祈求
每一个申言者都是亲近神的,并经常与神有亲密的沟通。第一个被称为申言者的亚伯拉罕,就是可以向神祷告的,也为人代祷的(创二十7)。摩西为拜了金牛犊的以色列人代求(出三二1三四1)。但以理先为百姓认罪,向神迫切祷告祈求,使他得了关于以色列民的七十个七之异象(但九)。
 
神的子民都能申言是这些申言者的心愿
当以色列人行走在旷野时,有两人在营里申言。约书亚跑来求摩西禁止他们。但摩西说:“惟愿耶和华的百姓都是申言者,愿耶和华把祂的灵放在他们身上!”(民十一29)摩西是认识神心意的申言者(诗一三7),也是代神说话者,他的愿望在保罗的哥林多前书又再次被陈明:“你们……尤其要切慕申言。……我更愿意你们申言……你们都能一个一个地申言”(十四1531)。
当代神学家Grudem 对圣经中的申言者和申言这方面有相当的研究。他定义旧约的申言者为“由神差来的使者,将由神所得的话告诉人”。甚至是“约的使者,提醒以色列人,他们与神所定下的约,呼召悖逆的悔改,并警告悖逆的下场即将临到”。这些使者所说的就是神的话,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话,因此,他们所说的话带有绝对的权柄[52]。到了新约时代,神的使者由申言者转换成使徒,新约的使徒与旧约的申言者是相连接的,一致的。可是,新约的申言者与旧约的申言者就不一样了。Grudem解释因为约珥的预言,神的灵要临到所有神的子民(珥二28~29);摩西在民十一29的愿望,加上在以色列人中间有声望的解经书Midrash Rabbah解释民数记这一节说:“在将来,所有子民都要成为申言者。”所以Grudem 说,新约时代就是摩西所预言之那将来的时期,所有神的子民都要申言[53]
 
 
新约时代
新约中使用“申言者”这名称最多的地方,就是指着旧约中的众申言者,或引用他们所说的话,次数之多,请看批注[54]。在新约中引用以赛亚的话最多,有十五次。“这些旧约的申言者的确是神的‘口’,神不但借着他们说话,当神需要向祂的子民说话时,神乃是使用这些申言者来说。……申言者的话就是神自己的话。” [55]新约中使用申言者prophetes复数时,不但指人,也指他们所写的书(太五17七12二二40路十六162931二四27徒二四14二八23罗三21)。在启十7十一18十八2024二二6和九节,这几处所提的“众申言者”,应该包括所有新旧约中的所有申言者都在内[56]
 
耶稣的先锋施浸者约翰
从旧约时代开始,申言者就在众民中(包括以色列人和外邦人)有一个相当崇高的地位。但在玛拉基之后,有四百年之久没有申言者出现,这也意味着在这四个世纪里,神没有说话。正当以色列人久盼之际,施浸者约翰来了,被当作那久违的申言者(太十四5二一26可十一32路二十6约六14)。施浸者约翰出生时,被父亲预言要作至高者的申言者(路一76)。他虽然被众人看为是一个申言者,甚至有人还猜测,他是不是那要来的基督(三15),他自己否认两者都不是(16约一20~21),以赛亚预言他是旷野的人声(赛四十3~4)。耶稣称约翰是站在旧约和新约的交替关头,比申言者更大(太十一9路七26)。约翰的来到,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了结了众申言者和律法的时代(太十一13)。
 
新约中最大、最高的申言者──耶稣
人们一般观念都认为申言者不但能像耶利米一样为神说话,还可以像伊莱贾一般行异能。所以耶稣就被当时的人认为也是一位申言者,甚至是旧约许多申言者里的一位复活了(太十六14二一1146可六15八28路七1639九819约七40九17),连祂的两位门徒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还因为祂行事说话都有大能,认为祂是申言者中的一位(路二四19)。尤其在太七29可一2227路四3236,当耶稣施教时,带着独特的权柄,是经学家所没有的。祂所说的话不是人的话,而是神的话,令众人惊奇。撒玛利亚妇人因为耶稣是个陌生人,却能一口道出她的过去,她就以为耶稣是个申言者(约四19)。那被耶稣医好的瞎子也认为祂是申言者(约九17)。然而也有人认为申言者必须出于尊望之地,所以从拿撒勒来的耶稣不可能是申言者(七52)。在耶稣复活之后,彼得和司提反都引用申十八15~18,称耶稣是神所应许的那独特的申言者(徒三22~23七37)。
没有一位申言者可与主耶稣同等。在这众多申言者当中,虽然他们都得了神的话,也为神说话,但摩西和伊莱贾两人可算是很独特的,因为其他申言者不是神借着异象或启示来沟通,就是有神的灵降临到他们身上,使他们申言(如亚伦和米利暗──民十二5~6,又如七十个长老和扫罗的申言──十一25撒上十10)。然而,摩西是神与他“面对面”“明说”话,如朋友一般(民十二8出三三11申三四10);伊莱贾也有与神“面对面”的经历(王上十九11),又是许多申言者中唯一被提的。但摩西和伊莱贾固然都是申言者,都有申言的恩赐,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摩西是申言者,将神所启示的写下来,成了摩西五经,是以色列人最尊崇的书,称之为“律法书”。而伊莱贾只为神申言,并无写作的记载。后来摩西与伊莱贾两人同显在变化山上,一个代表律法,一个代表申言者,引进耶稣(太十七3)。即使是这两位伟大的旧约申言者,其地位仍万不能与神的儿子耶稣相比,神要我们新约的信徒“听祂!”“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可九7~8)。
Friedrich指出,拿耶稣和旧约的申言者相比较时,耶稣不仅为神说话,带来应许和警告,祂也看见异象(如受浸时看见天开了,听见天上有声音说话;也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等),也参透人的心思意念,预言将来的事。所有旧约申言者有的,耶稣都有,所以祂不仅仅是位申言者,更是应验了旧约申言者所说的一切话[57]
 
初期教会中,有一班申言者
初期教会中,有一班申言者,例如一位叫亚迦布,曾预言将有大饥荒,这事后来果然发生了(徒十一27~28)。他后来也预言保罗要在耶路撒冷被捆绑,并被犹太人交在外邦人手里(二一10~11)。在安提阿当地的教会中,也有申言者和教师,巴拿巴和扫罗列于其中(十三1)。耶路撒冷大会之后,弟兄们差遣犹大和西拉两位申言者,和保罗与巴拿巴一同带着书信去访问众地方教会,他们用许多话鼓励并坚固弟兄们(十五32)。
保罗将申言者与使徒并列,两者都是在灵里得到从神来的启示,使教会得以被建造在他们二者的根基上(弗二20三5)。使徒和申言者就是为着教会的建造,主所赐给的两个最主要的恩赐。此二者在林前十二章列在教会中九项恩赐之首(28),在以弗所书所提为着建造教会的五样恩赐,也是位居最前(四11)。
 
教会中的申言恩赐
保罗鼓励所有信徒渴慕申言的恩赐,在信徒聚集时,当照着次序申言,其余听的人也当明辨(林前十四29)。申言者的灵不是如旧约降在扫罗身上,叫他身不由己的申言,申言者的灵乃是服从申言者的(32)。在哥林多教会中,有些人自以为是申言者,或是属灵的,要比别人高,就引起了混乱,保罗郑重吩咐他们,他所写的乃是主的命令(37)。
保罗在弗四11罗十二6林前十二28指出,神在教会中设立了申言者作为恩赐,来建造教会。他在林前十四章特别指明申言的功用:建造、勉励和安慰(3)。但圣经并没有说明这些申言者恩赐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根据前面旧约所摆出的原则,和林前十四章来看一下。
1
 
蒙召就能申言:每一位信徒都是蒙神呼召(林前七17~24),而有神圣的生命,在新约时代,神的儿女都能活在神面前,为神说所启示和感动的话。所以保罗说:“你们都能一个一个地申言。”(十四31
2
 
新约信徒拥有的申言本能,需要被提醒,如同保罗于罗马书(十二6)和哥林多前书(十四131)所记载的。哥林多信徒都能申言,但都不知道,却反而追求各种炫耀的异能,包括说方言在内。保罗于林前两次提醒他们需要切慕申言,并寻求得以超越:“你们要追求爱,更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尤其要切慕申言。……既渴慕灵,就要为着召会的建造,寻求得以超越。……你们要切慕申言。”(十四11239)可见申言的恩赐是可以被信徒切慕并寻求而得着的。
3
 
需要学习:“你们都能一个一个地申言,为要使众人有学习,使众人得勉励”(31)。
4
 
神是一致的,既然要为神说话,申言者就必定认识神已经说过什么。新约里面引用旧约的话,一共有一千五百多处。即使新约作者是为神说话的,他们也离不开旧约中神所说过的话。而我们身处时代末了,整本圣经都已经完成,申言的主要内容都必须是从旧约和新约中的启示而来,并且不会与圣经有任何冲突。
 
新约时代申言者的功用
倪柝声在《新约的先知》文中指出,申言者的工作在旧约和新约两个时代有基本上的差异。旧约申言者的工作主要有三项:
第一,说预言,就是预先把未来的事说出来。
第二,替神说话,把神的旨意告诉人。旧约时代,神的子民并没有特权可以直接到神那里去求问。所以就需要有申言者被神差遣去到某一个人那里,将神的旨意告诉他。
第三,旧约的先知如同现今的讲道劝勉、安慰人[58]
然而,到了新约时代,新约的申言者仅作旧约申言者所作的头一件与第三件事,却不作旧约申言者所作的第二件事,就是告诉人该如何作决定。今天许多基督徒不知道这件事,虽然他们活在新约里,实际上,却可能还活在旧约时代里。倪氏指出:“祭司乃是人到神那里去的居间阶级,先知乃是神到人这里来的居间阶级。神不直接对人说话,乃是透过先知和人说话。摩西五经说,神晓谕摩西,摩西就晓谕众民,把十诫传给他们。所以十诫乃是神透过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
但是新约时代的信徒得了重生,有圣灵的内住,这是圣灵在新约时代主要的工作,正如来八11所说的:“他们各人绝不用教导自己同国之民,各人也绝不用教导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新约信徒不需要由申言者作居间,他们可以借着祷告寻求神,每个人都可直接认识神。保罗更提醒信徒: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八14)。“新约里的圣灵代替了旧约先知的这项工作。今天在教会中有先知,有人能说预言,有人能劝勉安慰,但没有个人的先知,来对你说你该如何如何。如果有人来命令你作这作那,这人不是先知,乃是巫觋。” [59]然而,因为信徒对圣灵的工作不认识,外面虽然没有申言者的头衔,在许多团体中间,却有申言者的为人寻求神的旨意,甚至天主教还有到神父那里去认罪,求赦免的事。这些我们都要否定,已经违反了新约的精神,不仅扼杀圣灵的工作,更瘫痪信徒的属灵生命。
倪氏虽然提及申言者在新约时代还有说预言的工作,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他说:“林前十四章专一论到先知的工作,3就明说,新约先知主要的工作是建造、安慰、劝勉人,对预言没有特意提起,可见预言是带手作的,有时也可作,但不是主要的事。” [60]
其次,倪氏指出:一个工人最起码的条件,必须活在新约时代,也能直接知道神的旨意,如此,工人才能带领信徒,帮助教会。他指出徒二十一章,保罗执意要去耶路撒冷,当他经过推罗时,他们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但保罗不听劝。是推罗的信徒说错了?还是保罗不顾基督身体的交通?基本问题是推罗的信徒要作保罗的申言者,要向他指明他该走的道路,这就违反了新约的原则。“但保罗宁可走错路,不明白主的旨意,也不让新约的信徒来作他个人的先知。他不让邻人来作他的先知,因他知道他乃是在新约里。……保罗不听推罗圣徒的话,是为要在新约里保存新约完全的权威。” [61]同样的,“在新约里,我们可以听人的劝勉,但不可听人的命令;可以听人所说的原则,但不可听人所说的细则。今天我们有权利享受新约圣灵的祝福,我们每作一事,必须问圣灵有否在里面先有工作,是否因主爱激励而作此事?” [62]
 
 
新、旧约申言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摩西申言所涵盖的面相当广,有转告耶和华神向法老说的(出五1十一1),有向以色列人宣布耶和华借逾越节的救恩(十二),传达耶和华所颁布的律法(二十1~二四1),指示建造帐幕和里头器具的启示(二五1~三十1),吩咐以色列人该如何献祭、生活等等(利未记),预言将来的事(申十一,三三),嘱咐关于敬拜神的方式(十二),警告关于背道的事(十三,二七~二八)。其内容可以说包罗万有,从为神说话、传达旨意、颁布律法等,一直到预言未来,都是神先说给他的,然后他再准确的传讲。摩西的申言也强力证明预言只是申言的一部分而已,传达神的话才是申言者主要所作。
因为旧约中的申言不胜枚举,我们借助学者的研究来归纳:神学辞典专家Peisker将旧约中申言者所说的内容归纳为:
1
 
带着审判的性质:尤其在以色列和犹大国被掳之前那段期间,是申言者所说的主要内容,警告王和百姓审判即将来到。但因申言者也有责任劝勉和指引,他们的传讲主要是带领听众悔改,所以申言中就都指出他们的罪恶。如以赛亚指出百姓不信耶和华,阿摩司和弥迦指出百姓抛弃了耶和华的律法和训诫,何西阿、耶利米和以西结所强调的是百姓犯了属灵的淫乱。
2
 
关于救恩的信息:神的审判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救恩。救恩是根据于神旨意里不变的爱。在被掳的过程中,和被掳之后,关于救恩的申言居多。只要以色列人转回归神,救恩就成为他们的实际,这些信息也提到当弥赛亚来临时,会带来王国的复兴。这一部分就与预言有关,借着这些预言提醒听众要回转归向神。Peisker作了一个结论说,旧约的申言者乃是宣告神的话,蒙神呼召前去警告、劝勉、安慰、教导和指引神的子民[63]
在为神说话时,因有警告与提醒,所以也带有预言,但并不专讲预言。在这些所谓的“先知书”里,也有记载当时的史实、诗歌等,如赛七1至八8,对付犹大王亚哈斯的不信,有三六1至三九8希西家寻求神的历史。所以应当翻译为“申言者书”比较妥当合意。
申言者的功用不仅向神的子民传达神的话,还能带领并保存神的子民:何十二13:“耶和华借申言者领以色列从埃及上来,以色列也借申言者而得保存。”众人皆知,乃是摩西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的,但根据此一经节来看,神乃是借着摩西作申言者的身分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神也借着申言者们继续传讲神的话,来保存以色列人。借着申言者的保存更是见证耶和华神的信实,从主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以来,以色列人虽然经历多少战乱、被掳、分散世界各地,却一直蒙保守,就是见证神这一句话。
这和保罗在林前十四3所提的申言的功用在于建造、劝勉和安慰出于一辙。保罗还接着说“那申言的,乃是建造教会”(4),这是旧约和新约截然不同之处。在旧约时代,教会还是一个隐藏的奥秘,到了保罗,神就将此奥秘显明出来,并且保罗作为神的管家,就是要服事神的家,并且建造基督的身体(弗三9~11四12)。
 
 
新约时代基督徒聚会的历史与得失
根据徒一章,主耶稣于复活升天之后,有一百二十位门徒聚在一处,同心合意祷告了十天之久。在这十天内,乃是这一百二十位都参加祷告,并没有什么人来主持,这个人人都祷告的实行铺下新约基督徒聚会的原则──人人都尽功用,彼此互相扶持。到了二章,五旬节来临了,彼得讲了第一篇福音的道,当日立即有三千人受浸归主。接着,彼得在四章再有一次传讲,又有五千人相信。短短时间内,信徒由一百二十位,快速增加到八千多位。这许多人如何来传讲使徒的教训和交通?当时仅有十二位使徒,而且没有大教堂,让他们聚集。所以,三章记载,彼得和约翰去圣殿,在那里有公开大型的聚集,由使徒们来讲说,另一面也有十二使徒各自去不同的信徒家中施教(五42),传耶稣是福音。但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原因,不可能每一位信徒都聚集在那里,所以那些去圣殿听见的信徒回到自己的家中,晚上就有挨家挨户地成千个小型聚集(二46),有些是白天去过圣殿的,有的是没有去圣殿的信徒,也有的是没有信的邻居和亲友,彼此讲说所听来的教训,也传福音。当时,耶路撒冷的八千多位信徒就是如此的讲说所听见关于基督的事迹,就将福音传开来(八4),也彼此互相供应基督的丰富。后来,当福音传到耶路撒冷之外的城市,特别是外邦人地区,犹太人即使有会堂,可作为大型聚集之处,但也不可能容纳上千人,大都是在信徒的家中,有的家比较大些,有的家小些,但都在用餐时彼此传讲。早期的基督徒聚集还没有传道人或牧师(那是几个世纪之后才有的),可是每一位信徒都有圣灵在他们身上的工作,将所听见的真理和福音传讲开来。故此,当时教会的聚集主要有两方面,一面是使徒们在公众场合大型的传讲,另一面是信徒们在住处小型的彼此对讲。如同一只鸟的飞翔,有两只翅膀,缺一不可。
美国富勒神学院教授马丁(Martin)指出,由于犹太会堂在敬拜仪式中主要是祷告,配以读经和讲道,而最早得救的基督徒都是犹太人。故此,犹太基督徒后来就采用了其读经和讲道的形式,聚会中也有唱诗和祷告[64]。保罗用林前十四26提醒,也鼓励信徒们来在一起聚集时,该有如下的光景:“每逢你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为建造。”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人人都是福音祭司,这也是神心中的希望。神曾于西乃山下对以色列人宣称“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彼得重复宣告,信徒要成为“圣别的祭司体系”、“君尊的祭司体系”(彼前二59),约翰也赞美:“使我们成为国度,作祂神与父的祭司”(启一6)。这是信徒给予圣灵完全工作所带来的活泼与新鲜的时期,难怪许多人称使徒行传为“圣灵行传”[65]。在罗马帝国的大逼迫之期,基督徒更是化整为零,在信徒家中聚集,甚至在罗马著名的地下墓窖(catacomb)中还保有他们自己的聚集(来十25)。就是在这种家庭小聚会中,没有属灵大汉的带领,一般的信徒都生机的尽功用,彼此照顾,传福音,供应属灵的丰富,这就是聚会中的申言。外面虽有厉害地逼迫,但这期间的教会,却因为信徒活泼的信心与彼此申言、供应而蓬勃的发展。这激发殉道者前仆后继,用鲜血种植了教会的繁增。
然而,这种人人都是祭司的美景在组织化的教会中逐渐淡化而消失,基督徒的聚集(或敬拜)开始“形式化、公式化”,而主教和执事的阶级出现,更可能助长了这个趋势[66]。第二世纪,当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于主后一五〇年左右提及敬拜仪式中的读经,包括读“使徒回忆录”,也就是后来的四福音书,和使徒们的著作或书信,由主持仪式的教会领袖为会众解释,并祷告、收取奉献款项或物品,最后亲嘴问安。这个仪式后来被称为“道的职事”(Service of the Word)。仪式之后有圣餐礼[67]。信徒以真实和灵(约四24)来敬拜神的实行,逐渐被神职人员的专任抹煞了。基督身体的肢体大部分成了瘫痪的肢体,少数的神职人员代替全体肢体的功用。保罗盼望每一信徒都能渴慕申言的恩赐,在聚会中由圣灵主导,并经过信徒而说出勉励、安慰与建造的光景,这幅新鲜活泼的属灵图画淡入了历史的轨迹中。圣灵在信徒里的生机工作被形式化的基督教掩埋了。
 
讲道取代申言
当西方的罗马帝国逼迫过去,君士坦丁接纳信徒与教会,各处开始大量兴建大教堂,有了大教堂就必须要有神职人员来主持崇拜典礼,典礼之后,必须由主教来讲道,于是讲道开始盛行。从这个时期开始,陆续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讲道家,君士坦丁堡主教金口约翰(又称屈梭多模,Chrysostom)就是一个代表人物,而亚他那修和迦帕多迦三教父,安波罗修(Ambrose),奥古斯丁等人也都留下一些著名的讲道词。一面,我们珍赏这些属灵的瑰宝;但另一面,这些讲道取代了信徒之间的申言,而助长了教会中的阶级制度,扼杀了信徒尽生机功能的机会。
十六世纪的改教因为针对罗马天主教的背道,几乎每一位改教家都写下教义问答书(Catechism),以陈明所信仰的真理,而主日崇拜则需要善于讲说的讲道家来教导信徒。延续至今,整个基督教的风气就是必须有讲道人,有崇拜礼仪,在一座大教堂或小型礼拜堂举行[68]。而信徒也就习惯于主日安分守己的坐在教堂的椅子上聆听,或打瞌睡。难怪美国的基督教研究院(Christian Research Institute)院长,也是圣经回答者(Bible Answer Man)汉尼葛夫汉克(Hank Hanegraaff)叹息,“林前十四章的申言早已消失。”
圣经里没有牧师、礼拜和礼拜堂,这些阶级和崇拜的仪式反而造成了今日基督徒被动听道的风气与习惯。圣经中所启示的教会乃是基督生机的身体,由圣灵主导,信徒经历圣灵的工作而能尽生机的功能,除了彼此爱心的照顾、代祷等,聚会中能申言供应基督的丰富更是不可缺的。这种聚会就是林前十四26的聚会。
 
 
如何实行林前十四章二十六节,在聚会中操练申言?
Grudem乃是支持美国葡萄园(Vineyard,灵恩运动的一派)的神学家。他认为新约圣经中与旧约申言者相对应的乃是使徒们,因为使徒们要建立所写之话的权柄时,他们都是提到所得的使徒职分,而不是申言者的职分。他又引用彼得在五旬节节录约珥所说的预言:“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在一切属肉体的人身上;你们的儿女要申言……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在我的奴仆和婢女身上,他们就要申言。”(徒二17~18)指出,新约的祭司已经从旧约中的某一班人临到全部信徒(彼前二9)。同样的,申言者也不仅仅是旧约中的少数人,而是所有的信徒,只是他们所申言的话,没有圣经中的话同样的权柄。保罗盼望信徒们都能在聚会中将神所给的启示或亮光申言出来。这几点非常中肯、也正确[69]
Grudem认为申言正确的定义应该是“说出神实时让人想起的事(telling something that God has spontaneously brought to mind)”,而对于一般信徒来说,他们在说话时,并没有旧约申言者的权威,只是“报告神所摆在他们心中或出现在他们脑海里的事”[70]。Grudem所定义的仅仅重在说出神实时启示给人的灵感。这与旧约中的巴兰本想要咒诅以色列人,但神却将祝福的话摆在他的口中类似。而且,神还可以行神迹,要巴兰的驴子说出人话来。照着Grudem所定义的,保罗鼓励哥林多信徒人人申言,并渴慕这个属灵的恩赐,这恩赐应该不仅是如此被动,仅由神“临时”启示给人而已。
Grudem还认为今天在教会中的申言仅仅是人所说的话,而不应该被当作与圣经的话有同样的地位。申言者所得的启示是由神发起,自然的、实时给人的,然后由申言者以他自己的言语说出来[71]。根据Grudem的定义,周功和就认为,“先知讲道”或“说预言”,不是指人在事先准备好的讲道词,而是在聚会中实时领受“启示”,就随即讲出来[72]。他这么说,是根据林前十四30。周先生的认知已经突破了“说预言”,或如牧师预备好讲稿的讲道之重要关键,但还拘限在追求实时来的灵感,还没有摸到新约圣经中的重点──什么样的人来说话之问题上。我们在前面的讨论里看见有各样的申言者,连扫罗得了圣灵的冲击就可以申言,神将要说的话放在巴兰的口中,巴兰就可以说出预言(民二三16)。但根据整本哥林多前书,尤其保罗提到属肉体的信徒应该追求属灵(二15),在生命上长大(三7),爱神(八3),建造他人、有益多人的事(十23~2433),所以Grudem和周功和所宣称的即兴式申言应该不是保罗在林前十四所要信徒追求的。
 
什么样的说话才能算是林前十四章的申言?
倪柝声指出,林前十四26给我们看见我们该怎样聚会。“这一节的意思是:在聚会里有的人是有诗歌,有的人是有启示,有的人是有教训,有的人是有方言,有的人是有翻出来的方言,他们用他们所有的来造就教会。所以,随从圣灵的引导这一句话,我们要很小心的在神面前领会。圣灵不会引导没有话的人来说话,圣灵也不会引导有诗歌的人来讲教训,引导有启示的人来翻方言。……在聚会的时候的供应问题,不是我到了聚会的地方才解决,乃是我在家里就解决。我在家里是有什么的人,我到聚会里也是有什么的人;我在家里不是有什么的人,我在聚会里怎么作也不是有什么的人。这里所说的‘有’,并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也不是一时情感的冲动;这里所说的‘有’,乃是平时在神面前学习中所领受的一点,在灵里所组织的一点。这些属灵的积蓄,就是我们的‘有’;在聚会中,就能随从圣灵的引导,拿出来供应教会。” [73]
“所以,有的人是有诗歌,他就用诗歌供应教会;有的人是有启示,他就用启示供应教会;有的人是有教训,他就用教训供应教会;每一个都是凭着他所有的供应教会,不是凭着他所没有的供应教会。你有什么,你就用你所有的供应教会。比方:你今天有一首诗歌一直在那里要唱,你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一直记得那一首诗歌,这就是说,在你心里有音乐,在你心里有诗歌,这就是你有诗歌。不是到聚会里来,临时找一首诗歌,乃是在圣灵的引导之下,拿出你所‘有’的那一首诗歌来造就教会。或者这几天在你里面有几句话,你觉得宝贵,这就是你有话语。照样,或者你有启示,或者你有教训,你就是把你所有的供应教会。” [74]倪柝声着重在日常生活中因认识神和神的话,而产生出聚会中申言的功用。
保罗在林前十四章论到申言恩赐时,在二十六节所说的:“每逢你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为建造。”这里所描述的是当基督徒来到聚会时,各人“有”,保罗连用了五个“有”。李常受解释这个“有”在希腊文中,有几个意义,并且解说于此处的应用:“原文是一个广泛使用,有多种意义的字,以下是其中主要的三种:一、持有,占有,守住(某物);二、有(某物)作为享受;三、有作某事的方法或能力。头二种应当适用于本节所列举五件事的前三件,第三种应当适用于后二件,说方言和翻方言。这指明我们来到教会的聚会中,该有一些出于主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或有诗歌赞美主;或有(教师的)教训,将基督的丰富供应人,好造就并滋养人;或有申言者的启示(30),给人看见神永远定旨的异象,就是关于基督是神的奥秘,以及召会是基督的奥秘;或有方言,给不信的人作表记(22),使他们认识并接受基督;或有翻出来的话,使论到基督和祂身体的方言,成为人明白的话。我们来聚会之前,应当对主有经历,对主的话有享受,并且在祷告中与主有交通,使我们有前文所说那些从主而来,并出于主的东西,借着这些,我们就能为聚会预备自己。到了会中,我们就不需要,也不该等候灵感,乃该运用灵,使用受过训练的心思尽功用,摆上我们所预备的,使主得着荣耀和满足,并使与会者得着益处,就是得着光照、滋养和建造。” [75]
李常受引用旧约时代神吩咐以色列人,每年过节期的预表来说明教会的聚会。今天教会的聚会乃是如同在神面前过节。以色列人过节时,要将美地的出产带到耶路撒冷神的面前,与神并与神的子民一同享受他们在美地上劳苦经营所得的收获,有的是牲畜,有的是麦子、葡萄、橄榄,有的是无花果、石榴等。这些出产都是预表基督追测不尽的丰富(弗三8)。以色列人进入美地之后,每一支派都分得了美地的一份,作为他们的分,如同每位信徒在信主时,也都得到了宝贵的一份(彼后一1)。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位信徒都在所分得的地上经营,有享受主话语供应的,有经历主恩典的,每人都不同,但到了聚会时,每一位都将所经历、享受的那一份带来聚会,如同以色列人献给主一样,好在与主的交通并彼此的交通中,让主有享受,信徒中也彼此得供应。如此,基督徒的聚会,就是每个信徒将所获得之基督的丰富展览出来,也是全体与会者在神面前并同着神,彼此分享基督,使众圣徒与召会得着建造。
“按照林前所强调并着重的,本节所列的五件事,都该集中于神的中心──基督,作我们的分;以及神的目标──教会,作我们的目的。诗歌该是赞美神将基督赐给我们,作我们日常生活和教会生活的智慧与能力。教师的教训和申言者的启示,该把基督与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教导并供应人。方言和翻出来的话,也该以基督与召会为中心和内容。凡强调在基督与教会之外的东西,都会使教会紊乱,并偏离神新约经纶的中心路线,把教会弄成和在哥林多的教会一样。” [76]
 
如何操练申言?
Grudem列出了一些步骤,教导信徒追求申言的恩赐:
 
祷告,求神赐与这项恩赐。
 
平静安稳,不因有了恩赐而骄傲,也不因别人有而嫉妒(林前十二20~2414~19)。
 
灵命的长进(林前十四37,参二614)。
 
动机要对,以爱为出发点,为了造就教会,绝不是炫耀个人的(林前十四1)。
 
使用目前已经有了的恩赐[77]。这些指引都符合圣经中的指示,值得肯定。
李常受不仅鼓励所有的信徒都要申言,他讲了许多这方面的信息。他说到申言的资格有八:
1
 
神对耶利米说,你若将宝贵的从低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作我的口(耶十五19)。因此,为了要说神的话,这是首要条件。
2
 
爱主、亲近主并与主是一(耶一8~9诗七三28上)。
3
 
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密谈,祂必使他们得知祂的约(诗二五14)。
4
 
进入神的圣所,接触神,进入神的面光,就从神得着话语(诗七三17)。
5
 
为尽话语的职事祷告(徒六4)。
6
 
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并且在申言上不销灭那灵(帖前五16~20)。
7
 
当用各样的智慧,让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住在你们里面,用诗章、颂辞、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西三16)。
8
 
被圣灵充溢(徒十九6)。
李氏所列的八点[78]和Grudem所列的各有见地,但在祷告、追求灵命的成长等都是共同的。Grudem重在对付恩赐上,不骄傲、不炫耀,应用已有的为足。李氏则注重在人的分别归神、与神亲密、爱神也爱神所爱的,特别是认识圣经,并让神在圣经里所讲过的话能丰富的贮藏在追求者的里面,时时过一个让圣灵充满的生活,就能自然得着神的启示而为神申言了。
李氏也指出:按照林前十四章方式申言的构成,第一,包含对神、基督和属灵事物的认识与经历。如果我们要申言,我们必须对神、基督和属灵的事物有一些认识和经历。他更盼望每一信徒都能在每个早晨亲近神,借着祷告、读经,接受神圣的供应而得着复兴,他称之为“晨兴”,因而使信徒能日日得胜。信徒乃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如以色列人在美地上耕耘,得着丰富的经历,而在主日聚会时,各人能将对基督的丰富启示和经历带到聚会中,借着申言来展览基督的丰富。
申言乃是人人可以的,没有例外,虽然有些人没有口才,但都“能”申言(林前十四31)。李氏鼓励信徒操练写短篇的申言稿,在家里先自己操练,甚至对自己说上几次,越说越知道如何改正并改进,如此就会有正确的口才。
第二,李氏在《申言的实行》一书中指出:“我们还需要内住之灵实时的感动,激励我们的灵说话。我们和旧约的申言者不同。在旧约里,圣徒没有内住的灵住在他们里面。他们必须等到灵降到他们身上,他们才能为主说话(代下十五1结十一5)。然而,新约说:‘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提后四22)我们不需要灵降到我们身上,因为我们一直有那灵在我们人的灵里,所以我们不该等待那灵降到我们身上,而该运用我们的灵。当我们运用我们的灵,住在我们灵里的圣灵就会受我们的推动,我们就会有灵感。不是祂推动我们,乃是我们推动内住的灵。我们若承认我们的失败,而在主面前一直是对付清楚的,我们就会与祂有直接、敞开的交通。祂是在我们的灵里,而我们是在祂里面。当我们来聚会时,我们只需要运用我们的灵,说:‘主耶稣,我要说话。’祂就会兴起来,我们就能照着我们的经历,凭我们所得的口才,和我们所有的亮光说话。我们若这么作,人人都会在主日上午的聚会中有话可说。” [79]
 
聚会中申言比说方言强
林前十四23~24说:“所以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众人都说方言,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么?但若众人都申言,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进来,他就被众人劝服,被众人审明了。”
 
 
其他
耶和华的说话多寡,和祂的申言者的光景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在士师时代末了,因为老以利的堕落,“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或异象)。”(撒上三1)但是到了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得到了一位合乎祂心意的人,祂与撒母耳同在,神的话语又多了起来,神的话语乃是借着与祂同在的撒母耳说出来。圣经虽然没有太多撒母耳申言的记载,但由撒上三21所提的希伯来原文,耶和华乃是向撒母耳说话,启示祂自己,然后撒母耳再向以色列人说他从耶和华所得的话。摩西所写的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等都有许多耶和华的说话,因为这几卷书中大都记载耶和华神对摩西和以色列人的吩咐。神之所以对摩西说了这么多话(旧约中记载神说话最多的书卷就在这几卷书里),乃是根据神与摩西之间有一个亲密、合一,没有拦阻的光景。当以色列人看见雷轰、闪电、冒烟的山,惧怕耶和华神时,就对摩西说,不要神和我们说话,只求你和我们说话(出二十19)。以色列人没有渴慕与神亲密,失去了这分与神对话的权利。然而摩西却蒙保守,得了这一份,使他成了以色列人中最大的申言者(申三四10)。他的秘诀是与神面对面,在他对以色列人的说话里,有神的话,也有他自己的话和感觉(例如申命记),这是旧约中最佳的申言光景。这也是李常受盼望在信徒当中的日日实行。
申言时是否需要神的灵降临于其身上?圣经中是有记载神的灵“降临”或“冲击”人,使人因此而申言的。但这些仅为少数,如七十位长老(民十一25)、巴兰(二四2)、扫罗(撒上十10十九23)、扫罗所差遣的使者(20)等都是因有神的灵降临而申言的。然而,圣经中记载的那些比较为众人所知的申言者在传讲神话语时,圣经并没有这样描述他们。可知,灵恩派强调要有神的灵降临在身并不正确,神的灵和神的话要临到人,乃是根据这人与神的关系是否正常。
 
如何分辨真假申言者
在旧约时代,分辨真假申言者的标准,乃是借着他们所说的预言有无应验:“到他话语成就的时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华所差来的。”(耶二八9)到了新约时代,不仅从他们所说的预言,还要根据使徒们的教训来比较,有无和圣经的教训相抵触,如耶稣的道成肉身(约壹四1~3)。保罗在林前十四29也提醒信徒,要明辨申言者所说的话。归根结柢,要分辨是否申言者,就必须看他有无从耶和华神来的话,能否忠实的传话(申十八18耶三七6~7王下三12),奉神的名说话、宣告(耶二六16),否则就是假申言者(二七9~1014~16二八1~15二九8~9)。
 
“申言”时必须有神魂飞越、癫狂的方式?
有些学者将扫罗在撒上十章所遇见的一群鼓瑟、吹笛、击鼓、弹琴的申言者(5),和他后来脱去衣服,露体躺卧,在撒母耳面前申言(撒上十九24)被视为癫狂,是申言者在申言的特征[80]。吕振中译本因此将被神的灵冲击的七十个长老翻成“发神言狂”。难道人在申言时都需要如此癫狂么?
学者们对此有专门的研究与类型。赖瑞仁的研究[81]指出,林不龙(Lindblom)认为这种现象是世界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知的人格整个与上帝融化为一体,叫作‘吸收’型;另一类型叫作‘全神贯注’,乃是精神对某一事物完全集中,以致平常的意识就晦涩模糊了,他认为以色列的先知是属于第二类型。”贺士可(Holscher)也“主张这些先知、先见,能进入这种奇特的属灵境界,是通过‘神魂飞越’,而被上帝的启示‘附身’或‘抓住’”。
旧约中最大的申言者摩西,受人景仰的撒母耳,代表所有申言者的伊莱贾,对不信的以色列人申言的以赛亚,受各种逼迫的耶利米,鼓励回归遗民重建圣殿的哈该等人,我们在圣经中都找不到任何关于他们在申言时,是癫狂、不理智的描述。反而他们在申言时,都是说话明确的,没有神智恍惚、如狂人般的呼叫。保罗在林前十四32指出,申言者的灵是服从申言者的。他还说,神不是混乱的,乃是和平的(33)。
申言者的赏赐:将来他们要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在神的国里(路十三28),那些以申言者之名接待他们的人也要承受同样的赏赐(太十41)。
 
新约时代的假申言者
圣经中还有假申言者(pseudoprophetes),这是在申言者之前加了一个前缀pseudo,意思是“假冒”:例如行法术的巴耶稣(徒十三6);主耶稣警告门徒,要提防假申言者,他们外面披着绵羊的皮,里面却是贪食的狼(太七15);这些假申言者在旧约时代曾出现过(路六26彼后二1),在新约时代讲论异端,不认耶稣基督是从肉体来的(约壹四1~2)。耶稣也告诉门徒,在时代末期,会有许多假申言者出现,迷惑许多人(太二四11),他们与假基督一起显神迹和奇事(24可十三22)。在大灾难末了时,假申言者要与敌基督一同施虐(启十六13十九20),最后要被扔入火湖里(二十10)。
 
 
结论
先知和先知的讲道,这两个错误的翻译影响了华人信徒和教会多年,能认识圣经中对申言的看重,并在信徒聚会中申言的重要性,的确能为圣灵的工作铺下最好的配合,使圣灵能在聚会中活泼新鲜的说话,供应、安慰、鼓励、建造信徒与教会,也暴露人的光景使其悔改认罪。
林前十四26的描述并非仅仅限于初期教会,也非保罗的幻想,这乃是圣灵的呼吁,以期在信徒当中,在教会中能有信徒在日常生活中配合,与圣灵一同来建造基督的身体。
 
注释:
 
Wayne A. Grudem,“Why Christians Can Still Prophesy,“ Christianity Today: Sep. 16, 1988; 32, 13; P.30
 
Nabu在旧约中有几处的翻译照着上下文,另有“胡言乱语”(撒上十八10)、“狂呼乱叫”(王上十八29)、“唱歌”(代上二五1~3)。这几处另有意义,不是nabu 通常的用法。
 
新汉语译本,《圣经新约全书》,注释版,林前十一4批注,2010,345
 
“Prophecy, Prophet“, The Eerdmans Bible Dictionary, edited by Allen C. Myers,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7,p.851
 
按亚甲文是闪语系的东支,如巴比伦文和亚述文;而希伯来文是闪语系的西北支。《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2000,普及版,21页
 
discourse emanating from divine inspiration and declaring the purposes of God, whether by reproving and admonishing the wicked, or comforting the afflicted, or revealing things hidden; esp. by foretelling future events. Thayer's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Hendrickson: Peabody, Mass., 2005, p.552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phet
 
Lamorte and Hawthorne,“prophecy, prophet“,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W. A. Elwell ed., Baker Books,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4, p.886
 
C. H. Peisker,“Prophet“,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Colin Brown ed., Vol. 3,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6, p. 77. Meyer,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p.798
 
赖瑞仁, 《神人──以色列先知的研究》,中国主日学协会,1984, 3页。根据: Wilhelm Gesenius, Thesaurus Philologicus Criticus Linguae Hebraeae et Chaldaeae Veteris Testamenti, 1840; Theophile J. Meek, Hebrew Origins, 1936; H. H. Rowley, The Servant of the Lord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Old Testament, 1952; Geerhardus Vos, Biblical Theology, 1975
 
“Prophecy, Prophet”, The Eerdmans Bible Dictionary, edited by Allen C. Myers, Grand Rapids, Michigan,1987, p.851
 
“Prophecy”, 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 Thomas Nelson, Tenn., 1997, pp.893-894
 
同上,p.851
 
Joseph Thayer, Thayer's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pp.552-554
 
“propheteia“, Thayer's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pp.553-554
 
D. A. Carson 卡森着,余德林与郭秀娟合译,《再思解经错谬》, 校园书房出版社, 1998, 28页。英文版Exegetical Fallacies, Baker Books, 1996, 2nd Edition, p.28
 
The speaking forth of the mind and counsel of God, “Prophecy“, 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 Thomas Nelson, Tenn., 1997, p.893
 
“Prophecy“, 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 Thomas Nelson, Tenn., 1997, pp.893-894
 
Lamorte and Hawthorne, “prophecy, prophet“,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W. A. Elwell ed., Baker Books,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4, p. 886.
 
C. Peisker,“Prophet“,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Vol. 3, 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6, pp.74-75
 
“prophesy“, 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 Thomas Nelson, Tenn., 1997, pp.894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phet
 
Friedrich,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G. Kittel and G. Friedrich, translated by G. W. Bromiley, Vol. VI, Eerdmans, 1968, pp.791-792
 
Helmut Kramer,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G. Kittel and G. Friedrich,translated by G. W. Bromiley, Vol. VI, Eerdmans, 1968,p.795
 
Erich Fascher, Prophetes: Eine Sprach-und Religions-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Topelmann, 1927, pp.51-54. 见Wayne Grudem, The Gift of Prophecy, Crossway Books, Wheaton, Illinois: 2000, p.35
 
Wayne Grudem,“Why Christians Can Still Prophesy“, Christianity Today, Sep. 16, 1988; 32, 13; p.29
 
Friedrich, pp.829-830
 
Friedrich, p.830
 
同上,pp.829-830
 
Adam Clarke's Commentaries, The Master Christian Library version 5, AGES Digital Library, Genesis 20:17
 
Adam Clarke's Commentaries, The Master Christian Library version 5, AGES Digital Library, Introduction to the Prophet of Isiah.
 
Adam Clarke's Commentaries, The Master Christian Library version 5, AGES Digital Library, Genesis 20:17
 
茹季坤编译, 《犹太人》,圣公会宗教教育中心,1988,23页
 
李常受, 《哥林多前书生命读经》,五十七篇,台湾福音书房, 1997, 612页
 
李常受, 《申言的实行》第一篇,基本的认识,台湾福音书房,2010,5页
 
同注35
 
“Prophecy“, Vine's Expository Dictionary, p.893
 
同注37,pp.75-76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G. Kittel and G. Friedrich, translated by G. W. Bromiley, Vol. VI, Eerdmans, 1968, pp.791-792
 
同注39
 
同注39,p.794
 
Wayne Grudem, The Gify of Prophecy in the New Testament and Today, Crossway Books, 2000, p.35
 
《中文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2000,普及版,989页
 
周功和, 先知恩赐与当代教会, 《圣灵古今论》, 华神,2000,318-321页
 
李常受, 《新路实行的异象与具体步骤》,台湾福音书房,1997, 96-97页
 
李常受, 《新约圣经恢复本》,台湾福音书房,罗十二6注2
注47
 
教育部国语辞典,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 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23463&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申
 
字源考译,http://alphads10-2.hkbu.edu.hk/~lcprichi/search/show_word.php?id=1751
 
中国汉典网站,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94ZdicB3.htm
 
同注49
 
C. H. Peisker,“Prophet“,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Vol. 3, 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6, p.77
 
Wayne Grudem, The Gift of Prophecy in the New Testament and Today, Crossway Books, Wheaton, Illinois, 2000, pp.21-22
 
同注52,pp.33-34
 
太一22, 二5, 15, 17, 23, 三3, 四14, 五12, 八17, 十二17,39, 十三35,十六14, 二一4, 二三29-31, 34, 37, 二四15,二六56, 二七9, 可一2, 路一70三4, 四17, 27, 六23, 十24, 十一47-50, 十三28, 33-34, 十八31, 二四25, 44,约一23, 45, 六45, 八52-53, 十二38, 徒二16, 30, 三18,21-25, 七37, 42, 48, 52, 八28, 30, 34, 十43, 十三15, 20,27, 40, 十五15, 二六22, 27, 二八25, 罗一2, 十一3, 十六26, 帖前二15, 来一1, 十一32, 雅五10, 彼前一10, 彼后一19, 三2, 启十7, 十一18, 十六6, 十八20, 24等
注55
 
Friedrich, p.831
注56
 
“propheteia“, Thayer's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pp.553-554
注57
 
riedrich, p.843
注58
 
倪柝声, 《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二十二册,台湾福音书房,1993,17页
 
同注58,18页
 
同注58,18-19页
 
同注58,20-21页
 
同注58,20页
 
C. H. Peisker,“Prophet“,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p.79
 
马丁(Ralph P.Martin),初期基督徒怎样崇拜,《基督教二千年历史》,海天书楼,2004,123, 125页
 
W. Ward Gasque,基督教会的发展:从耶路撒冷到罗马, 《基督教二千年历史》,海天书楼,2004,57页
 
马丁(Ralph P.Martin),初期基督徒怎样崇拜,《基督教二千年历史》,海天书楼,2004,125页
 
马丁(Ralph P.Martin),初期基督徒怎样崇拜,《基督教二千年历史》,海天书楼,2004,127页
 
倪柝声,《工作的再思》第十章,地方教会的组织,台湾福音书房,1999,265-301页
 
Wayne Grudem, Bible Doctrine-Essential Teaching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Zondervan, 1999, pp.409-413
 
同注69, pp.408-409
 
同注69, p.414
 
周功和,先知恩赐与当代教会,《圣灵古今论》 ,318页
 
倪柝声,圣灵在教会聚会中的引导,《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七册,台湾福音书房,1993,91-92页
 
同上,92页
 
李常受,《新约圣经恢复本》,台湾福音书房,林前十四26注1
注76
 
同注75
注77
 
周功和, 先知恩赐与当代教会,《圣灵古今论》, 华神,1999, 333-334页
注78
 
李常受,《照着神命定之路召会生活的实行》第四篇,申言的实行,台湾福音书房,1994,64-67页
 
同注35,11-12页
 
C. H. Peisker,“Prophet“,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p.77. Meyer,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p.797
 
同注10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