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肩膀
那天,作见证的人全是和我年纪相仿的高中生,他们的分享和关怀,令我希奇。当我汲汲营营为自己奋斗的时候,为什么他们能用满满的爱心关怀我?我感觉他们有一种“肩膀”是我没有的,他们能担当许多事是我不能的…
 
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我生长在鹿港镇,一个传统拜拜的家庭。祖父是么子,曾祖父母过世时,他年纪尚幼。当时正值日据时期,祖父于公学校(即小学)毕业时,尽管成绩优秀,考上初中,却因兄姊不愿担负他读书所需开支,而不得不去当裁缝学徒。成家之后,裁缝生意的收入,远不足以应付家计,祖父因此还得到市场卖冰,才得糊口。记得我还年幼,祖父就常对我耳提面命:“你要把握机会,用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我年纪虽小,却也感受到祖父的期望,一心用功向学,想以此报答祖父的辛劳,带全家脱离贫困。
 
阿公,我得了第一名
国小一年级时,同班同学中有一位企业家的子弟,家道从容,却是目中无人。一次我到市场陪爷爷卖冰,被他撞见,事后竟羞辱我说,“原来你们是‘卖冰’的,我吃过你阿公的冰,真难吃!”我当下悲愤填膺,握紧双拳,恨不得在地上挖个洞躲起来,却也只能无力、无助、无奈的怒目相向,当场泪流满面,心想:“难道穷人就该如此不堪,连长辈也要受人侮辱么?”在我受创的小小心灵里,暗暗立下心志,要拼命读书,出人头地。
从此,读书成为我的人生意义和盼望。二年级起,我的成绩开始转好,几乎都是第一名。老师发觉我是可造之材,经常指定我代表全班、或全校参加各种比赛。诸如朗读、演讲、作文、书法、科学竞试,甚至相声、查字典、国字注音、露营比赛等,我都无役不与。我也不负众望,常常得名。可以说,从国小、国中到高中,我的生活充满比赛的忙碌,我也乐此不疲。因为得名了,全班同学为我喝采,父母、老师也与有荣焉。我的各色奖状装满盒子,奖品多到用不完。每次得奖,我总是立刻冲回家,拿着奖状给祖父看:“阿公,阿公,你看,我又得了第一名。”我的座右铭是:“爱拼才会赢!”
 
台下痛苦有谁知
随着年纪的增长,课业也越来越重。比赛的层级也渐次升高,从校内比到校外,从全县比到全国,越发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此,我得奖越多,给自己的压力也越大。比赛前,我几乎是咬紧牙关,绷紧神经的预备比赛。赛后,总是因过度的压力而剧烈头痛。那种痛到近乎爆裂的感觉,刻骨铭心。然而疼痛归疼痛,却不敢稍事懈怠,因为隔天还有正常课业等着,我得继续读书。
我不禁问自己:“为何我努力所换来的荣耀如此短暂,还必须忍受荣耀之后无比的痛苦?我所得的奖牌,有谁记得?这样付出之后的痛苦折磨,谁能分担?”一种小孩子不该有的虚空感袭卷我的心,我不懂这样的努力有何意义。高中时,因为太投入比赛,无法兼顾学业,成绩一再退步,直到高二下学期一次段考,竟然退到全班三十七名。我惊觉事态严重,却无力同时顾及比赛和课业。原来,我的力量是有限的,尽管拼命,仍无法事事如意。只是骑虎难下,只好咬牙往前。
 
不是我去找祂,是祂来找我
就在我进退维谷之际,曾经是全校英文演说比赛第一名的学姊,邀我去福音聚会;当时我正在准备参加英文演说比赛,就毫不犹预的答应了。其实,我心里盘算的是:只要抓到机会问出比赛的秘诀,立刻回家。
一路上,学姊不停的向我讲说耶稣,我连开口问话的机会都没有。为了得知比赛秘诀,我只好耐心等待机会。进到会场,大伙正唱着诗歌:“前我生活,满了愁苦,我的奋斗,都归虚无…。”一时之间,“都归虚无…”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心想:这不正是我生活的写照么?人人羡慕的比赛生活,其实满了压力与痛苦。别人以为荣耀的奖状、奖牌,其实都归虚无。我到底在忙什么?我到底为了什么?我不由得想听听,有什么方法可以脱离这些…。
诗歌后半说,“自从耶稣,进我心府,祂作了我喜乐满足。”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我如此拼命奋斗,岂不就是想借着优异的成绩,为自己和家人拼出一片天,好叫我们得着喜乐满足么?然而,在我立志奋斗之初,这条路并没有喜乐满足;并且我所切望的荣耀又是那般短暂。今天,这些基督徒竟说,只要接耶稣进心府,就有喜乐满足,真有这么简单么?看着周遭基督徒的表情,却又不由得我不信。还没能为自己下定论之际,第二首诗歌已经开始,其中一句话更深深地抓住了我:“脱一身缠累,进入真安息。”脱缠累,进入安息,这就是我想要的啊!
那天的聚会,作见证的人全是和我年纪相仿的高中生,他们的分享和关怀令我希奇。当我汲汲营营为自己奋斗的时候,为什么他们能用满满的爱心关怀我?我感觉他们有一种“肩膀”是我没有的,他们能担当许多事是我不能的,似乎没有什么能击倒他们。他们里面的喜乐,他们对我的关爱,使我深深羡慕。这一班人实在和我大不相同。
 
脱一身缠累,进入真安息
福音聚会后,我决定接受这位主耶稣;但是一谈到受浸,我便迟疑起来。从小在传统拜拜的家庭长大,受浸岂不等于离经叛道?我里面非常挣扎。就在这时,学姊来关心我,说,“没有人知道将来如何,是明天先到,或是灾难先到,你我都不知道。错过这一次,何时还有机会能得着这样的救恩?”可能因为从小对生活的不确定感,这句话就像一剂强心针,要我把握眼前的机会。多年的比赛经验告诉我,成败可能只在几秒之间。我不知道若是失去这一次机会,会不会从此失去救恩。于是,我毅然决定受浸。
当我从水里上来时,只觉得从前一切莫名的重担、愁苦、虚空都离我远去,一个崭新的人生,新的开始,就在面前。我觉得好轻松,好满足。英文演说比赛的秘诀,我没有问,因为已经不需要了。
隔天,我参加主日聚会。会后,学姊跑来找我,关心我预备比赛的情形。她带我逐字念过演讲稿,甚至一句一句教我如何讲得好。没想到学姊会这样细心关心我,花时间陪伴我,心中感激莫名。她教完之后,又带着我祷告:“主啊,不是我自己去参加比赛,是你与我同去。”我这才明白,原来我所相信的,不是一位让人顶礼膜拜的宗教教主,而是一位又真又活、住在我里面的主;我可以和祂说话,祂可以陪我预备演讲,陪我上台比赛,陪我一同奋斗;并且召会不是叫人入教的地方,而是一群信主、爱主之人彼此扶持、一同欢乐的生活。我不需要再独自一人,咬牙撑过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有主耶稣作我最好的朋友,有弟兄姊妹作我的同伴。
预备比赛时,我对主说,“主耶稣啊,你来听听我讲得如何,我把讲稿一句一句的背给你听。”主的同在包围着我。这是第一次,我放松心情参加比赛,竟得了全校第一名。得到名次虽然令我喜悦,但我知道那是短暂的;更宝贵的乃是主甜美的同在,对我亲切又实在。
学得把压力卸给主的秘诀之后,难忍的头痛再也没来找过我。每次在紧要关头向主祷告时,心里总是浮出一句圣经的话:“我在那加我能力者的里面,凡事都能作。”(腓四13)这话一来,我就打从心底生出力量。从前的我,常是欲振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的我,得着了一位“加我能力者”,祂常用大能加强我,使我满有力量。
我开始过喜乐的召会生活。高三时功课虽忙,升学压力虽大,有时无法参加聚会,但每天六点,我必定起床先读圣经,享受主的话,再开始读书。我也开始学习,借着祷告将一切重担卸给神,将大小考试,甚至大学联考交托给主。主是我的诗歌、力量,我的成绩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不再患得患失,考试时满了平安,后来顺利考上第一志愿。
 
主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大学毕业数年后,主赐给我很好的先生,也是一位主里的好弟兄。我们成立一个小家庭,夫妻一同爱主事奉主。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事事都顺利。记得婚后一年多,丈夫因作保出事,必须为朋友还债,全家一度穷到只剩一千零七元。雪上加霜的是,我腹中孩子的预产期只剩不到一个月,财务上捉襟见肘的程度可想而知。在那一个月里,只有亲爱的主耶稣知道我们的环境,没有其他人知道我们的困乏。我们学习倚靠主,凡事告诉主,而非向银行或亲友借钱,甚至没有向公婆、父母求助。凭着对主的信心,我们省吃俭用的过生活。希奇的是,我们里面仍然天天喜乐,脸上从不带着愁容。是主,带领我们丝毫无缺的平安度过。召会中的圣徒送给我们婴儿衣物和用品,更如及时雨,应付了我们急迫的需要。主所赐的丰富有余,直到如今生活从没有匮乏。
我经历主的信实,祂的同在永不改变。只要有祂同在,一切环境、压力,我都不怕。祂的同在非常真实,无论我何时有需要,祂总不撇弃,我都能放心倚靠祂。微小、贫穷、有限如我,主竟爱我、救我,使我的人生因祂改变,天天得着祂的维持之力,伴我日日年年。我爱祂,因为祂先爱我。
(见证人:郭陈慧容)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