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一)
心温柔:存心温柔不坚持
 
什么是柔
柔就是温和、不坚持己见、与人无争、能与人和睦相处。温柔的人不抵抗世人的反对,能甘心忍受(参太五5注1)。“刚”需要“柔”来配合。有刚而无柔,就成了刚硬;有柔而无刚,就成了软弱,也是无用。柔的人如同钟表的发条,是又刚又柔,能屈能伸的。
什么叫作柔和?柔和就是能够改变。柔和就是能因着神的旨意,把我们所定规的改变一下。我们所定规、所羡慕、所盼望、所一直在那里追求的,神如果不许可,我们能改变,能过得去,依然能唱阿利路亚;这就是柔和。因此,柔和就是不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固执自己的主张,不定规自己要得着什么。主耶稣说,祂心里是柔和的(十一29);然而许多时候,我们一旦想要得着一件东西,就非得着不可,什么也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意,甚至连神也不能,这就指明我们的心不柔和。
温柔是圣经中所启示,基督徒一项重要的美德。彼得劝勉姊妹们:“乃要重于那以温柔安静的灵为不朽坏之妆饰的心中隐藏的人,这在神面前是极有价值的。”(彼前三4)心中隐藏的人乃是我们里面温柔安静的灵。这说出我们的灵是我们这个人的核仁,隐藏在我们心中,被心思、情感、和意志所包围。因此,我们的灵若温柔,我们的心,包括心思、情感和意志,也会温柔。
在马太五章,主耶稣将温柔这项美德算为今天国度实际的条件之一(参加五22注1);主也应许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五5)。我们若是温柔,在今世甘心忍受人的反对,来世就必承受地土(参注2)。温柔也是那灵所结的果子;当我们凭灵而行,就会产生那灵的果子,活出温柔的美德(参《性格》六页;十二篮第四辑,九一页;《彼得前书生命读经》二四三页;《加拉太书生命读经》三七二页)。
那灵的果子,就是爱、喜乐、和平、恒忍、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23
生活应用:温柔的人不抵抗世人的反对,能甘心忍受。
 
喜乐的吃剩菜冷饭
从前,有一位弟兄在海关作事,赚了很多钱。他很属世,他的妻子也很喜爱和他一同追逐属世的娱乐。但有一天,这位弟兄得了复兴,起来爱主,带了好些海关同事得救,并在那地方兴起了一个聚会。因着这位弟兄不再同妻子追逐属世娱乐的生活,就令他的妻子非常不高兴,所以迟迟不肯信主。
有一次,这位弟兄邀请几位弟兄,到家里吃饭交通。弟兄们很喜乐的前去。不料,当他们坐下来等待用餐时,这位弟兄的妻子竟然给弟兄们端上剩菜冷饭。这位弟兄为此感到难过,激动得流泪。然而,弟兄们丝毫不受这情形影响,反而很喜乐的吃摆在他们面前的食物,扶持这位弟兄。靠着主的怜悯,这位弟兄并没有当场与妻子起争执;他让主在这事上居首位,毫不抵抗的忍受从妻子来的逼迫。后来,在一次的福音聚会里,他的妻子终于信主得救了。之后,她主动邀请弟兄们再到家里来吃饭。这次,没有剩菜冷饭,全是热菜热饭(参《主恢复中成熟的带领》四七〇页;《得胜者》四七~四八页;《成全圣徒与神家的建造》二四三~二四五页)。
 
女人的温柔是家庭里的垫子
有一次,倪柝声弟兄到一位弟兄家里去作客。在那里,倪弟兄发现那位弟兄和他的妻子意见常是相左的;虽然意见不同,他的妻子却顺服得很。她对丈夫的意见虽然不听从,但是态度顺服得很,温柔得很。她用顶温和的态度说,“这一件事我办不到。”她那温柔的态度,使那个家庭的气氛非常和睦。东西落到地板所以不出声音,是因为有垫子垫在那里;家庭里的垫子就是女人的温柔(参倪柝声文集第二辑第十八册,三一七页)。
用温柔规劝那些抵挡的人;或许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得以认识真理。(提后二25
 
基督在祂人性里温柔的美德
基督在祂的人性里有温柔的美德。温柔,意即不侵犯别人,或与人相争,反而甘愿让步。那些天然刚强的人要抗争,要站住他们的立场,拒绝让步;然而,温柔的人愿意让步,不抗争,也不侵犯别人的领域。
在马太十一章,主曾在三个大城中─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行了许多异能神迹,帮助并医治许多人,至终祂所得的结果,就是他们“终不悔改”。然而,主并没有因此动怒或咒诅他们,却说,“父啊,天地的主,我颂扬你。”(20~25)在二十九节主说,“我心里柔和谦卑。”柔和就是温柔,没有刚硬的。在主身上,没有什么叫人觉得是在那里刺人的;祂是完全嫩的,是最容易对付的,是不会抵挡、拦阻人的,是不会保守自己、不会拒绝人的,是像水那样的软,被打了仍是如此的;这就是主在世上所表显的生活。
基督的温柔也见于祂进耶路撒冷的方式(二一1~11)。祂是“温柔的,骑着驴,骑着驴驹,就是负重牲口的崽子”(5)。驴和驴驹放在一起,就给人温柔的印象。这表征主甘愿呈现自己谦逊卑微的情形。基督这属天的王不是高傲显赫的来,乃是温柔谦卑的来。祂不是骄傲的骑着马进耶路撒冷,乃是骑着驴,甚至骑着小驴驹而来。没有一个地上的王会作这样的事。然而,主耶稣来是作温柔的王。祂虽是属天的王,却无意来地上作大君王,与别人相争或竞争。反之,祂乃是温柔的王,祂来到耶路撒冷不是要在外面作王统治人,乃是要上十字架受死,为人完成救赎。这就是基督的温柔。
保罗在林后十1说到基督的温柔,乃是基督借着神圣生命而有的人性美德。当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祂乃是凭着神圣的生命过为人生活。借着神性与人性的调和,温柔的美德在祂身上得以显明(参新约总论第三册,一五五~一五六页;十二篮第八辑,五五~五六、六四~六五页;十二篮第七辑,八五页)。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骑着驴,骑着驴驹,就是负重牲口的崽子。(太二一5
生活应用:基督来是作温柔的王,不与任何人相争,或与任何人竞争。
 
一位温柔、慈怜的朋友
在三千年前,有一个贫穷的以色列人牵了一匹驴驹来到祭司面前说,“这是我的一匹头生驴驹。我非常清楚神的律法对于头生的驴是怎么说的,但是我盼望你可怜我这一次,不要打折它的颈项;因为我是以色列中的一个贫穷人,我若失掉它,就不能度日了。”然而,祭司坚决的回答说,“但是神的律法明明白白的说,‘凡头生的驴,你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出十三13。)现在羊羔在哪里呢?”这穷人很无奈的回答:“我没有羊羔。”祭司说,“那么,立刻去买一只羊羔来;不然的话,必须打折这驴驹的颈项,因为若不是羊羔死就是驴驹死。”穷人说,“哀哉!那么我所有的盼望都没有了,因为我太贫穷,买不起一只羊羔。”
正当他们谈话的时候,有一个人来了;他既看见这贫穷人的光景,就心存慈怜,态度温柔的安慰贫穷人说,“不要愁,我能供给你的需要。在那边山上我的家里有一只羊羔,是我们自己养育的,它是无瑕疵、无玷污的。它从未离家迷途过,它是我们全家所宝贵的。我现在去取那只羊羔来。”他说了,就上山去。过不多时,他牵着他可爱的羊羔下山来了。羊羔既来到驴驹的地方,就被捆绑在祭坛上,被杀,流血,被火烧尽了。此后,那公义的祭司对这贫穷的人说,“现在,你可以自由的带着你的驴驹平平安安地回家去吧,它的颈项不必被打折了!那只羊羔已经代替它死了,所以它可以自由的回去。你只需多谢你的朋友吧。”(参《救知乐》六~八页)
祂被欺压,受苦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去宰杀,又像羊在剪毛的人面前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赛五三7
 
那灵如同温柔的鸽子
当主耶稣到施浸者约翰那里受浸,从水里上来时,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太三16)。鸽子是温柔的,它的眼睛一次只能看一样东西。因此,鸽子表征在眼光与目的上的温柔和单纯。为着主耶稣的职事,神的灵仿佛鸽子降在祂身上,使祂能专注于神的旨意,温柔并单纯的尽职。
在约翰一章,约翰为主作见证说,“我曾看见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停留在祂身上。”(32)在此,施浸者约翰引荐基督是带着鸽子的羔羊。羔羊是要除去世人的罪,鸽子是要将神带给人作生命。羔羊是为着救赎,要把堕落的人赎回归给神;鸽子是为着生命的分赐和施膏,以神的所是涂抹人,将神带进人里面,也将人带进神里面,并且使信徒在神里面联结一起。
基督这位终极完成之三一神的具体化身,在祂复活那天晚上,将祂自己这是灵的基督当作柔和的气,吹进祂的信徒里面(二十22)。这指明整个终极完成的三一神,作为终极完成包罗万有的灵,已经作到信徒里面,作他们的生命和一切。这柔和的气就是圣灵,如同膏油涂抹,总是在我们里面,柔和的运行并活动。祂作为膏油涂抹的灵,能抚慰我们、安慰我们、浇灌我们、支持我们、扶持我们、并滋养我们,使我们感到舒适、美好、愉悦和柔和。
那灵乃是安静、温良、柔和、圣别的灵,像鸽子一样在我们里面,不与我们争斗,也不强迫我们作某些事。我们必须与那灵在我们里面的运行合作,以得着天天、实际、即时的救恩。此外,那灵在我们里面也是代求的灵,柔和、亲切、同情、慈爱的为我们代求。虽然我们有时软弱,觉得灰心,里面却有代求的灵,仍然柔和的扶持并帮助我们(参新约总论第四册,二五~二六页;《三一神的启示与行动》八二页;《神新约的经纶》二三八~二三九、二〇八、一五一~一五二页)。
那灵也照样帮同担负我们的软弱;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代求。(罗八26
生活应用:那灵在我们里面是代求的灵,柔和、亲切、同情、慈爱的为我们代求。
 
伊凡罗伯斯与威尔斯大复兴
一九〇四年的威尔斯(Wales)大复兴,是借由一位煤矿工人,伊凡罗伯斯(Evan Roberts,1878~1951)带下的。伊凡曾受到一位前辈伊文腓力斯(Evan Philips)的帮助。然而,伊文见证说,在一九〇四年的大复兴里,他哭到整个心柔软下来,也找到了平生最重大的喜乐。
伊凡罗伯斯是一个二十二岁的煤矿工人,被神呼召去传道。由于他没有什么学问,便前往纽卡斯尔(Newcastle)的传道人预备学校念书。然而,圣灵不断催促他要回到故乡罗合(Loughor)传福音。起先,他并没有顺服主的呼召,直到他在主日聚集中,听见伊文腓力斯读到约十七1:“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伊凡感觉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心里有一个声音催促他,回去向故乡贫苦的子弟传福音。之后他去请教伊文,这异象究竟是出于神,还是出于撒但。伊文说,撒但是不会催促人去传福音的,这必是圣灵的催促。
于是伊凡放弃了学业,返回家乡。起初,他向十七位青年弟兄姊妹传讲,这些青年人的心都刚硬如同石头,对伊凡的话无动于衷。伊凡为此迫切祷告,圣灵便开始作工。到末了,每一位青年人都柔软下来,降服于基督。接下来,复兴的浪潮席卷了罗合一带,每场聚会都有圣灵的工作。
伊凡的讲道和一般传道人不同;他很少固定站在讲台后面,乃是边讲说边走动,并以问答的方式,温柔和自然的态度,简短的句子,朴素的语言,将信息注入人心。他讲道时,从不讲自己的话,总是随从圣灵的引导来传讲。主更新听众的心,使他们的石心变为肉心,成为柔软并爱祂的心。成千上百的煤矿工人和镀锡工人,因着威尔斯大复兴的影响,生命有了奇妙的大改变。他们一下工后,都直奔聚会的地方,以致所有的娱乐场所空无一人,门可罗雀。
我也要赐给你们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三六26
 
主于人无伤
福音书清楚地描绘主耶稣是温柔的榜样。在马太十七章,我们看见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祂可以不纳殿税。这一点,主对彼得说得很清楚。可是耶稣又说,“但为免绊跌他们,你要到海边去钓鱼,拿起先钓上来的鱼,开它的口,就必找到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殿税。”(27)主是这样的有弹性;祂把情形对门徒说清楚了,但祂不坚持。祂清楚原则,但在行动上却是能伸能缩,不固执己见;这就是祂温柔的人性。
主即将被钉十字架的那个晚上,祂和门徒到客西马尼园去祷告。祷告完了,犹大领着大批群众,带着刀棒,要来捉拿耶稣。主没有任何反抗,甚至当彼得愤而拔出刀来,砍下大祭司奴仆的右耳时,主还对他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约十八11。)主又伸手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然后祂就把自己交给那些捉拿的人,对他们说,“但这一切成就了,为要应验申言者所写的。”(太二六56)主耶稣知道祂来到地上,为要遵行神的旨意,因此面对所有的捉拿、审问、辱骂、嘲弄时,祂是温柔的,不作任何反抗。
当主在十字架上受苦痛时,还为钉祂的人向父代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祂也赦免了与祂同钉、愿意悔改的罪犯(路二三33~3442~43)。
主面对一切的反对、逼迫和辱骂,并不还口,受苦也不说威吓的话,只将一切交给那按公义审判的神(彼前二23)。祂是这样的温柔,于人无伤。祂所过的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榜样,叫我们跟随祂的脚踪行(21)(参《基督是实际》七九~八十页)。
祂被骂不还口,受苦不说威吓的话,只将一切交给那按公义审判的。(彼前二23
生活应用:面对所有的捉拿、审问、辱骂、嘲弄时,主是温柔的,不作任何反抗。
 
真实生命的流露
中国内地会的创办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有一次准备从石门湾回到上海。不料,他的行李却被自己的仆人岳西偷走了,这使他几乎无法回到上海。几经波折之后,戴德生才找到一艘轮船肯载他回去。然而,饱受为难的戴德生回到上海后,并没有将他的仆人送官治罪。因为他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比价值四十英镑的行李更为宝贵。戴德生写了一封信给岳西,信中提及他想到主耶稣以善报恶的教训,因此决定不伤害岳西。戴德生还温柔的规劝岳西,盼望他悔改,以逃避将来的审判。
 
仇敌变为朋友
有一位女士素来反对宣信(A. B. Simpson,1843~1919)所传的道,也不喜欢她的丈夫前去听宣信讲道。然而有一天,她和先生一起去听宣信的道。恰巧宣信所搭的火车误点,直到聚会快结束时他才赶到会场。宣信静悄悄地坐在讲台后面,低头默祷。这位女士的丈夫低声告诉她:“这位就是宣信。”当她注视宣信时,竟不由自主的掉下眼泪来。原来,宣信是个柔和谦卑的人,就像他的主拿撒勒人耶稣一样。宣信虽未在讲台上讲一句话,但他身上所流露的基督,却得着了这位原本敌视他的女士。他使仇敌变为朋友了。
弟兄们,即使有人偶然为某种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也当用温柔的灵挽回这样的人。(加六1
 
雅各变化成为温柔的人
旧约创世记中的雅各是个厉害抓夺的人,他肉体的生命和天然的力量比什么人都强。然而,他一生在神的管教和对付下,经过许多痛苦和难处,至终被变化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在三十七章,神主宰的手夺去他心头的宝贝约瑟;在四十二章,他为迦南地的饥荒所迫,就打发十个儿子去埃及买粮。当儿子们在买粮时,遇见曾被他们所卖,如今却是埃及宰相的兄弟约瑟。约瑟故意留下西缅,嘱咐他们带最小的弟弟便雅悯来交换西缅。这些事对雅各而言,都是苦难和功课。但雅各不再抓夺,只对儿子们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落到我身上了。”(36)在这里,我们看见雅各在神面前,变成一个温柔、有爱心的人了。
在四十三章,迦南地的饥荒甚重,从埃及带回来的粮也吃尽了(1~2)。如果要再去埃及买粮,就非把便雅悯带去不可。雅各曾经不同意便雅悯去(四二38),到了四三11却记载:“他们的父亲以色列…说,若必须如此…。”到这里,神不仅将雅各的心爱拿去,连最末了的一个儿子便雅悯也必须离开他。雅各一生辛苦,到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从前,雅各要怎样就怎样;但是现在他变柔软了,能听别人的话,不再坚持。强硬的雅各被变化成为温柔的以色列了。
现在的以色列,与从前的雅各完全两样。这是神的剥夺,将他从一个有本领、诡计多端的人,变化成一个柔软、温柔,并且有爱心的人。从雅各的身上我们看见,真正温柔的性格,并非出自人天然的生命,乃是经过神手的变化。只要我们愿意将自己交在神变化的手中,神能将我们变化成为一个柔软、温柔的人(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二一〇~二一三页)。
且要带着温柔和敬畏,存着无亏的良心。(彼前三16
生活应用:将自己交在神变化的手中,让神将我们变化成为一个柔软、温柔的人。
 
换十字架
有一位姊妹,遭遇许多的艰难,心中以为她的十字架,一定比别人更重,总是渴望能换一个来背。一天,她梦到一个地方,摆着许多形状大小不同的十字架。其中,一个小十字架的形状最美丽,上面镶嵌宝石、黄金。这位姊妹一见,就说,“啊,背这个一定舒适。”她就把它拿了起来。不料,她虚弱的身体竟在这个十字架下震颤。宝石和黄金虽然美丽,却是太重,她背不动。后来,她又看见一个可爱的十字架,雕刻的木架上盘着美丽的鲜花。她想这个一定容易背了,就将它举起。没想到,鲜花下面长有许多尖锐的刺,刺痛她的皮肉。
她就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一个一个试着,发现每个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后,她看见一个朴素的十字架,上面没有宝石,也没有雕刻,只写几句亲爱的话。她背了起来,觉得这是所有的十字架中最容易背的一个。仔细一看,原来是她自己旧有的十字架。梦醒了,她恍然大悟,神所加给她的境遇,乃是照着她生命的程度量给的。她因此不再抵挡,反而向神柔软,将自己交在祂甄陶的手里(参造就故事中册,一五六~一五七页)。
 
本仁约翰的改变
本仁约翰(John Bunyan,1628~1688)的妻子历经怀孕和生产之苦,却生下了一个盲眼的女儿。为此,约翰不禁埋怨神为何苦待他们。神让约翰回想起妻子怀孕时,他经常在外通宵达旦的跳舞作乐;他因此想要靠努力来改变自己,却是彻底失败。
为了维持家计,约翰离开爱尔兰,前往贝德福德从事补锅子的工作。他在那里遇见几个穷苦妇女,经常向他讲说神在她们身上的工作。那些妇女述说主的恩典时,总是充满喜乐,言谈根据圣经的话,满有神圣的膏油。她们身上所流露的爱心和温柔,使本仁约翰感到惊奇,认定这是神生命的流露,也使他看见自己的刚硬与败坏,因而呼求神来拯救他。他回到家后,开始与妻子一起读圣经。他的女儿玛莉虽然瞎眼,却蒙神祝福,越来越聪明。本仁约翰因此向神更加柔软,并借着神的话,经历了真实地重生。
你把你救恩的盾牌赐给了我,你的右手扶持我;你的温和俯就使我为大。(诗十八35
 
以温柔安静的灵为不朽坏的妆饰
在每一个基督徒里面,都有一个心中隐藏的人,就是我们里面那温柔安静的灵(彼前三4)。这温柔安静的灵在神眼中,乃是一件美丽的妆饰。我们的心是由我们魂的各部分─心思、情感、意志,和我们灵的主要部分─良心所组成的,我们的灵居中其内,所以我们的灵是我们心中隐藏的人。在主里的姊妹,在神面前的妆饰,该是她们内里的所是,就是她们心中那以温柔、安静之灵为妆饰的隐藏的人(4注1)。
彼得特别在三至四节劝勉姊妹们,不要重于外面的妆饰,却要重于以温柔安静的灵为妆饰。这种属灵的妆饰,在神面前是极有价值,且是永存不朽的,不像那些辫头发、金饰、衣服的物质妆饰,是会朽坏的。
每当我们生气、发脾气时,我们的情感就激动起来。这种情感里的激动,会影响我们的灵,使我们的灵不再是温柔安静的,却充满了怒气。然而,若是我们维持我们的灵温柔安静,我们的情感也会温柔而不发脾气。虽然彼得在三至四节的话是对姊妹说的,然而这温柔安静的灵是在每位圣徒里面,我们应该以此为妆饰。
在十六节彼得又说,“且要带着温柔和敬畏,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人…因你们在基督里的好品行,感到羞愧。”这里的好品行是在基督里的,是一种在那灵里的日常生活,比仅仅合乎伦理道德的生活还要高。我们若操练在灵里,活出温柔和敬畏的美德,别人就要因着我们在基督里的好品行,感到羞愧,甚至因此而得救(参《彼得前书生命读经》二四一~二四四页)。
你们的妆饰,不要重于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衣服,乃要重于那以温柔安静的灵为不朽坏之妆饰的心中隐藏的人,这在神面前是极有价值的。(彼前三3~4
生活应用:操练以温柔安静的灵为妆饰,活出温柔和敬畏的美德。
 
九年哭泣
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的母亲名叫莫妮卡(Moni-ca),是一名北非的女子。她的丈夫原是异教徒,性情粗暴,不听人言。因着莫妮卡的祷告,他归向基督,并且性情有很大的改变。然而,他不久后就去世了。教养奥古斯丁的责任,就由这位年轻的寡母承担。
奥古斯丁是个有天赋,却性情顽皮,不听话的孩子。莫妮卡教导他时,完全是用祷告和眼泪来浇灌!奥古斯丁十六岁时,得同乡之助,远赴迦太基上大学。他在那里专心力学,有长足的进步;但因恶劣环境的渲染,他的行为非常不检点。这令莫妮卡在家为他忧虑,朝夕祷告。
毕业后,奥古斯丁决定要到更远的罗马寻找幸福。可是罗马的社会风俗比迦太基更败坏。作母亲的莫妮卡得知后,十分恐惧,亟欲与儿子见面,使他回心转意。她一夜不能成眠,在深处不住向神祷告。那知她的儿子已经起程了。这位孤独的孀母,站在海边,向神连连哀诉呼号。回家后,她继续为儿子祷告,深信祷告必蒙神垂听,只是时候尚未来到。
后来,奥古斯丁由罗马前去米兰,结识了安波洛兹主教(Ambrose,339~397)。奥古斯丁的宗教观念,从此改变,决定作一信徒。莫妮卡听到消息,欢喜万分,历经艰险航程赶到米兰,与儿子同住。奥古斯丁初信时脚步不稳,犯罪之性故态复萌。莫妮卡又受了很大的痛苦,屡次迫切祷告。直至一次,奥古斯丁在花园中,翻读罗十三13~14,得到圣灵的光照,而蒙了重生。莫妮卡至此才真正放心。
莫妮卡死前曾嘱咐儿子:“我一生中没有更大的喜乐,大过你悔改得救的。我的工作到此为止,我的希望已经完成。可是,我更盼望你能轻看世俗的快乐,成为神的仆人。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来,奥古斯丁对于他所敬爱的母亲,有如此的追述:“她为我的堕落,九年之中哭泣没有停止,痛苦丝毫没有减轻,直到我悔改以后才停止。她实在是外穿妇人衣服,内藏男性的信心,包围母亲的柔和慈爱,显出基督的虔诚。她最后的成功是儿子接受了她的信仰。”(参造就故事下册,一一四~一一五页)
只在你们中间为人温和,如同乳母顾惜自己的孩子。(帖前二7
 
用温柔领受那栽种的话
雅一21说,“你们既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恶毒,就该用温柔领受那栽种的话,就是能救你们魂的话。”“栽种的话”这辞指明话是有生命的。雅各把话比作一棵活的植物,栽种到我们的心田里;这样,话就成了栽种的话。
神的话栽种到我们心田里以后,就会长大,成了救我们魂的能力。这栽种的话,需要我们用温柔来领受。二十一节的温柔,并不是指柔和,而是指服从而不抗拒。用温柔领受话,就是不拒绝,反而服从这话。我们应当用完全的服从,领受神栽种到我们里面的话。神的话无论怎样说,我们都应当借着说“阿们”来领受。正如补充本诗歌四百一十四首所说的,我们应当“阿们神的话语”。
用温柔和服从领受那栽种的话,意思就是,我们绝对向神的话敞开;这样,我们就好像田地,敞开着从农夫领受种子,从天领受雨水。神把祂的话栽种或播种到我们心里,我们应当用温柔领受;这就是用温柔领受那栽种的话。这话是活的,所以栽种到我们心里之后,就会生长。不仅如此,话生长的时候会救我们的魂。
我们若要拒绝试诱,就需要用温柔领受那栽种的话,而得着喂养。借着重生,神将祂的生命分赐到我们里面,但这生命还需要喂养;我们所需要的喂养,就是那栽种的话。我们需要天天读圣经,好领受神的话。我们的属灵生命每天都需要一顿丰盛的“早餐”,每天早晨神把祂的话栽种到我们里面时,这话就成了我们里面之人的滋养,并加强我们的灵。我们的灵一旦得着加强,就会托住我们的魂;结果,我们的魂就会有力量抵挡苦难、拒绝试诱。我们用温柔领受那栽种的话所带来的滋养,结果就使我们经历魂的得救(参《雅各书生命读经》三六~三八页)。
你们既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恶毒,就该用温柔领受那栽种的话,就是能救你们魂的话。(雅一21
生活应用:用温柔和全般的服从领受神栽种的话,以经历魂的得救。
 
向神向人都柔软
刘治成弟兄读医学院时,受邀参加基督徒的聚会。会中,一位同是医生的老弟兄与他谈福音。谈不到几句,老弟兄就说,“信耶稣要祷告!你会不会祷告?”刘弟兄说,“我不会祷告。”老弟兄就拿了两个垫子铺在地上,叫刘弟兄也跪下,一句一句的带他祷告,又为他祷告。这祷告摸着了刘弟兄。老弟兄告诉他:“你回去之后,圣灵会在你里头作工,祂要你认罪你就认罪,祂要你感谢你就感谢,祂要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刘弟兄回到家里,刘师母正在厨房作饭。刘弟兄独自坐在藤椅上,此时主在里头催促他祷告。他说,“我在聚会里已经祷告过了。”主说,“不!你还是要祷告。”他只好顺从主:“好,我就祷告,可是要祷告什么呢?”主说,“要跪下来祷告。”他就拿个垫子跪在地上祷告。
以前,刘弟兄从不承认自己有罪;当他读到圣经罗三23:“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他就把这句话划掉,因他觉得自己压根没有罪。然而当他跪下来时,圣灵说,“你在主面前认罪!”他开始觉得自己有罪,于是照着里面的感觉认罪。不料,竟越认越多,越认越长,整整认了两个小时的罪,又把刘师母请过来,痛哭流涕的向她认罪。因为刘弟兄身体不好,脾气很坏,经常对妻子不礼貌也不客气。
看到丈夫这样,刘师母想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她以为丈夫就快要死了,因为老人家都说,坏人要死的时候,脾气就转好。刘师母吓得两手发抖,全身汗毛都要竖起来了。但她什么也不敢说,怕丈夫又发脾气,只好安慰他说,“没有关系,等你将来作了医生,身体就会好了,现在苦一点没有关系。”没想到,刘弟兄反而说,“我们一起祷告。”刘师母不敢拒绝,只说,“我不会祷告。”刘弟兄说,“我教你祷告。”于是刘弟兄带着刘师母祷告。就这样,刘弟兄因着神的生命与圣灵的作工,从一个脾气坏又自义的人,转变为向神、向人都柔软的人。他的改变影响了刘师母,于是两人都得救了,也一同受浸,从此成为一生忠心事奉主的同伴。
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别蒙爱的人,就要穿上怜恤的心肠、恩慈、卑微、温柔、恒忍。(西三12
 
我是属祂,祂属我
刘润寰弟兄在基督教学校读书时,接受并信入主。婚后,育有二女二男。因着全时间服事主的缘故,他在家的时间并不多。若有时间留在家里,他不是帮忙家务,就是跪着祷告。刘弟兄对于儿女的教导,乃是身教多过言教。对于儿女们的行为,他从不给予负面的评价和无谓的称赞。他教导儿女要谦卑作人、虚心受教。当儿女们偶尔为分配家事而争吵时,为人温柔的刘弟兄就会告诉他们:“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帮助他们日后能勇敢的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学着去接受不合理的事情,并且将它当作一种学习。
刘弟兄对待孙子也是非常的温和。一次,就读小学的孙子,在学校发烧、头痛,便打电话给刘弟兄,请刘弟兄来接他回家休息。孙子一讲完电话,就累得趴在课桌上休息。不知过了多久,刘弟兄走进教室,到孙子的位子上,拍拍他叫醒他,轻声的说,“你忘了跟我说你在那一班?”原来,刘弟兄只知道孙子是几年级,却不知道他是那一班,就一班一班的找,直到找着了。
刘弟兄年迈后,身体逐渐衰弱。然而,对于身体的疾病,刘弟兄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任何的不悦,他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他的糖尿病主治医师曾经告诉刘弟兄的女儿:“你的父亲是一位配合度极高的病患,我只需要告诉他七成该注意的事项,因为他一定作到十成。”
之后,刘弟兄不只身体衰弱,记性也逐渐衰退。有一次,他的媳妇在他临睡前,帮他整理好被子,并邀他一同祷告。刘弟兄虽然不记得媳妇是谁,却极其愿意同她祷告。刘弟兄祷告说,“谢谢主差遣姊妹来服事我,求主祝福姊妹…,”这样柔细地祷告使他的媳妇深受感动,并得着鼓舞和加力。
尽管在刘弟兄的记忆里,许多人事物都忘了,都模糊了,主的名依然刻在刘弟兄的深处。正如诗歌二百三十二首第四节所说,“天地可以都废去,亮光也可全衰落,但主与我永同居,我是属祂,祂属我。”刘弟兄在人生终了,躺在加护病房,手脚都无法活动时,照顾他的家人只要一呼求主耶稣的名,他就微笑。他已经预备好,到他一生所忠心事奉的主那里,得祂的称许。
 
你必须告诉主
以利沙.霍夫曼(Elisha Albright Hoffman,1839~1929)生于美国宾州,父亲是个传道人。霍夫曼追随父亲的脚踪,一生跟从主,并写了两千多首诗歌。
有一回,霍夫曼在美国宾州传道,探访圣徒。期间,他到了某位圣徒家,看到一位妇人正落在极度的忧愁和痛苦中,不断搓着双手喃喃自语:“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霍夫曼温柔的回答她:“再也没有其他方法,比把一切带到主耶稣跟前更好;你必须告诉主。”顷刻间,这位妇人仿佛陷入了沉思。然而,她的脸庞逐渐开朗起来,眼睛也发出光采,愉快的说,“是的,我必须告诉主,我必须告诉主。”
当霍夫曼离开这个愁云满布的家时,有个景象显在眼前:一张快乐发光的脸,一个从黑暗转入光明的灵魂。一路上,一直有个柔细地声音在他深处缭绕:“你必须告诉主。”回到家,他立即写下了这首诗歌:“我所有苦况,必须告诉主,我不能独自担此忧郁;我在患难中,唯主能安抚,擦去我眼泪,将我体恤。我必须告诉,必须告诉主,将我的心事向主倾吐;我必须告诉,必须告诉主,唯主知我心,乐于安抚。”(诗歌五七二首)
 
霍浦金画兔子
霍浦金(Evan Hopkins,1837~1918)被称作开西的神学家,他最早看见“与基督同死”的事实。霍浦金是个活在主面前的人。空闲的时候,他会画图。早先,他是画规规矩矩的图。有了孙女之后,他就替她们画兔子。他讲完道回来,就替孙女画兔子,将欢乐带给她们。霍浦金一生总共画了几千只兔子,后来出版社还印了一本“霍浦金的兔子”,当中每一只兔子的脸都不一样。他还喜欢写小字,能把整篇主祷文写在一个先令(英国硬币)上。从霍浦金身上,不仅看见他的刚强与得胜,也看见柔和的人性从他身上自然流露出来(参初信造就下册,二一~二二页)。
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因此你们要负我的轭,且要跟我学,你们魂里就必得安息。(太十一28~29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