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圣民藉着与基督同苦同荣而经历神(一)
诗歌书第二卷—诗篇:圣民在经历中的情绪与感觉(续)
本篇信息我们要开始来看诗篇卷二。表面看,诗篇各卷似乎不相关联,但按属灵的经历看,各卷实在是彼此相联,并且逐篇向前,逐卷加深。
诗篇第一篇开头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默想,这人便为有福。』(2。)这样的话放在卷一,是非常恰当的。然而,诗篇卷二的开头乃是:『神阿,我的魂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四二1。)这话若放在卷一的第一篇,就不合式,因为卷二第一篇比卷一第一篇所描绘的经历深多了。在诗篇开始时,诗人注重神的律法,但在卷二,诗人就越过律法,而注意神自己。

卷二—四十二至七十二篇:说出圣民藉着与基督同苦同荣,而经历神
卷二(四二~七二)是接续卷一末了所记载的经历。卷一末了的一大段,说到圣民如何因基督而经历神、享受神。(二五~四一。)在卷二开头,诗人就说到渴慕神自己。四十二至七十二篇说到圣民藉着与基督同苦同荣而经历神;这是卷二的总题。

圣民受神剥夺而寻求神自己
我们读过四十二至四十四篇,就知道神实在剥夺祂的圣民。祂剥夺了祂之外的东西。初蒙恩的人大多注重神所给他们外面的祝福;然而,到了一个时候,神就给他们看见,祂乃是要他们寻求神自己。我们首先要来看,神是怎样剥夺祂的圣民。

从前蒙祝福的光景消逝了
四十二篇的背景是神的圣殿已被毁,圣地被人践踏。所以诗人叹息的说,『我从前与众人同往,用欢呼赞美的声音,领他们到神的殿里,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就倒出里面的魂,极其悲伤。』(4。)一面,诗人在切慕神;(1;)另一面,他在追想荣耀欢乐的往事,就是他曾率领守节的众人,在神的殿里与神的百姓一同享受神。他想到旧时的光景是何等的令人留恋,但如今那种蒙福的光景消逝了。
不要以为我们遭遇的每一难处都是神的管教。按属灵的看法,我们一切苦难的遭遇,乃是神的剥夺。神不仅剥夺人原有、天然的东西,祂也剥夺祂所赐给人的祝福,目的是要人转向祂自己。

现今落到被神丢弃、忘记的境地
『丢弃』、『忘记』是诗人常用的字眼。在他们的感觉里,好像神丢弃、忘记了他们。(3,9~10,四三2。)

列祖蒙神恩待,自己却为神丢弃,因而被这对比所搅扰
诗人把自己的遭遇和列祖相比,就被这对比所搅扰。他们觉得列祖蒙大恩,自己却为神丢弃。使徒保罗在罗马八章三十六节引用诗篇四十四篇的话:『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22。)罗马八章前半段说到照着灵而行;后半段说到面对苦难,并说,『万有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28。)这里的益处不是物质的,乃是要把我们模成神儿子的形像。要『模成』就必须受苦,因为苦难乃是神的工具。神的儿子乃是那模型,我们是材料,必须经过模成的手续,而成为神儿子的形像。因此,神剥夺我们的原因和目的,是要我们模成神儿子的形像。
诗篇四十四篇说到神如何在我们身上作工,这与罗马八章一样,乃是追求神之人的经历。然而,基督徒一般对罗马八章上半段的亮光比较多,对于下半段的亮光就比较少。上半段是重在脱离罪的律,下半段是重在模成神儿子的形像。生命之灵和脱离罪有关,而万有互相效力和模成神儿子的形像有关。要模成神儿子的形像,只有圣灵在里面作工似乎不够,还必须加上外面『万有』的互相效力。
罗马八章所说的万有互相效力,就是诗篇四十四篇所说的剥夺。罗马八章说过模成神儿子的形像之后,接着十二章就说到基督的身体。同样的,诗篇四十四篇说过剥夺之后,四十五篇就说到王女(表征召会)和所罗门王(表征基督)成为婚配。所以罗马八章与诗篇四十四篇是说到同样的经历。罗马八章以后有十二章,相当于诗篇四十四篇以后有四十五篇。惟有经过四十四篇对基督的经历,才能有四十五篇里的召会。因此,召会不是道理的,乃是经历的。
追求主的人被神剥夺,不是因罪和世界的问题。最终,甚至连他们所得神在外面的祝福也被拿去,目的是要他们只寻求神自己。当他们对这剥夺有了丰满的经历,召会就显出来了。

整个的人—魂—受到操练,全人的『深处』起了响应
有些苦难能叫人外面感觉痛苦,但有些苦难摸着人里面最深之处。四十二至四十四篇是说到这种深处的苦难,能叫人深处起响应。(四二4~7,11,四三5。)

圣民受苦并非因为忘记神,违背神;反而在这样受难受压时,心没有退后,脚步也没有偏离神的路
四十四篇十七至十八节说,『我们却没有忘记你,也没有对你的约不忠实。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步也没有偏离你的路。』诗人不是因为忘记神或违背神,所以才受管教。在他们里面,丝毫没有这种思想。他们在受难受压时,心仍不退后,脚步也没有偏离祂的路。

整个人切慕神,渴想得着神自己
四十二篇一至二节说,『神阿,我的魂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魂渴想神,就是活神。我几时才可以来朝见神呢?』这时,诗人和他的同胞被邻国剥夺、打败而被掳。他经过了剥夺的功课,如今他整个人切慕神,渴想神,过于神在外面所赐的福。

神成为他所最喜乐的
四十三篇四节说,『我就到神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神阿,我的神,我要弹琴赞美你。』有人喜爱神的祝福,不一定喜爱神的自己。我们初蒙恩时,难免都是爱神的祝福过于神的自己;当神夺去我们的祝福时,有时我们还会怀疑神。但在这里,被掳的诗人说,『我就到神的祭坛。』(4上。)他切慕神、渴想神,(四二1~2,)并渴望回到耶路撒冷,上锡安山而到达祭坛。这样,他就能进到殿里,到他最喜乐的神那里。『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四三4)是句甜美的话,指明神成为他所最喜乐的。这话不是在平安稳妥时说的,乃是在苦难中说的。此时他原该怀疑神、抱怨神,但他不是这样,反而以神为他所最喜乐的。

诗人现在享受神『脸上的救恩』
在四十二篇诗人享受神『脸上的救恩』(不是神手中的拯救);(5;)神自己也成了他『脸上的救恩』(不是他环境中的祝福)。(11下。)神的脸就是他的救恩。他只要观看神的脸,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神的脸就是他的安慰、帮助和救恩。很希奇,原来神『脸上的救恩』,(5,)却成了他『脸上的救恩』。(11。)这是因为人能在诗人脸上看见神的救恩。相对的,在有的人脸上,我们不仅看不见神的救恩,反而看见罪和死。
我们若常在里面摸着神,与祂有交通,并有祂的同在,脸上就能显出神的救恩。这是经过十字架剥夺而有的。当时圣民遭受了外邦强权的侵略,失去圣殿,被掳离开了家园;神的手似乎收回了。但他们里面有神的救恩,他们不缺少神的面光。这表明他们从外面神的祝福,转到里面神的同在。此时他们的经历相当深了。这样的经历是在卷二,而不是在卷一。在卷一他们认识神还不深,可能只是道理上的认识,但在卷二他们的经历深了,也甜美了。我们都该从卷一的经历,进步到卷二的经历。

圣民更深的认识基督,成为他们更美的经历
诗篇能带人经历基督,但我们若未经神的剥夺,我们的经历仍是肤浅的、道理的。因此,在四十四篇之后,诗人说到对基督那更深、更美的经历。

认识祂是王,而赞美祂
四十五篇一节说,『我心里涌出美辞,讲说我论到王的作品。我的舌头是快手的笔。』这表明圣民对基督的认识加深了。我们起初认识基督时,大多是认识祂为我们所作的。以后经历慢慢深了,我们就不仅享受祂,也能让祂享受我们;我们不仅认识祂是救主,也认识祂是王。这包括认识祂是受膏者,以及认识祂的主权和宝座。
二篇是神的宣告,四十五篇是圣民的赞美。在卷二中,论到基督,较卷一为深。在卷二,圣民不仅对基督的认识更深,对基督的经历也更深。卷一说到神是我们的牧者,(三二,)但尚未揭示我们需要经历基督自己。卷一说到基督,多半是神的启示,而卷二说到基督,则多半是圣民对基督的经历。例如,四十五篇不是说到神的启示,乃是圣民涌出来的赞美,赞美他们所经历的王。可惜我们擘饼聚会里的祷告常不够丰富,很少有四十五篇那样的赞美。这是因为我们对基督的经历不够丰富。当我们对基督的经历深了,我们对祂的赞美就会拔高。

认识祂比世人更美,嘴唇满溢恩典,为神赐福,直到永远
四十五篇二节说,『你比世人更美,你的嘴唇满溢恩典;所以神赐福给你,直到永远。』基督是王,是宝座上有王权的一位,但祂给圣民经历时,不是威严或可怕的。反之,祂是比世人更美,是蒙神所赐福的。我们不该以为基督蒙神赐福是件小事;祂能站在一个地位上,从神接受祝福,乃是最美的事。惟其如此,祂口中才有恩言。就着基督作人这一面,祂是蒙神赐福的。在福音书里,我们看见耶稣基督乃是一位人中人,人上人;祂是神所喜悦并蒙神赐福的。

认识祂是大能者,大有尊荣和威严
三节说,『大能者阿,愿你腰间佩刀,大有尊荣和威严。』这是说到基督大有尊荣和威严;这是祂得胜的标记。基督这大能者已胜过一切仇敌,并赢得胜利。(弗四8,启五5。)

认识祂是为了真理、温柔、公义,而无往不胜的得胜者
诗篇四十五篇四至五节说,『为了真理、温柔、公义,愿你在威严中坐车前往,无不得胜;愿你的右手施行可畏的事。你的箭锐利,射中王敌之心;众民仆倒在你以下。』基督无论到那里,都是得胜的,而真理、温柔、公义与祂的得胜有很大的关系。基督能无往不胜,因为祂有真理、温柔和公义。真理是指神成为肉体,显在人中间;所以是指显在基督身上的神说的。(约一14。)温柔是指祂的为人说的。(腓二6~8。)公义是指祂与神与人都是对的。这三点包括神和人,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因着祂在神面前各面的关系这样正确,所以能击败祂的仇敌。四福音所描绘的基督,就是这样一位因着真理、温柔、公义,而无往不胜的得胜者。

认识祂就是神自己,有永远的宝座,和正直的权杖
诗篇四十五篇六节说,『神阿,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国的权杖是正直的权杖。』这位基督,从祂是人来看,祂是真理、温柔和公义;但从祂是神来看,祂有永远的宝座和正直的权杖;祂是神而人者。旧约的圣民竟能认识基督到这样的地步。这里所说的,不是大卫或所罗门,乃是神而人者基督。因着大卫和所罗门都不是神,他们不能称为神。

认识祂因喜爱公义,恨恶邪恶,而为神所膏,胜过祂的同伙
七节说,『你爱公义,恨恶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欢乐的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伙。』这表明神把圣灵浇灌在基督身上。主受浸那一天,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太三16。)

认识祂所行所为,都有死和复活的香气
诗篇四十五篇八节上半说,『你的衣服,都有没药、沉香、桂皮的香气。』衣服表征基督的美德,这些美德是神圣属性的彰显;(赛六1;)没药和沉香表征基督之死的甜美;(约十九39~40;)桂皮表征基督复活的馨香和驱逐的能力。(参出三十24。)基督一切的美德都满了祂死和复活的香气。
死而复活叫人的事物消灭,叫神的事物显出。死了结人,复活释放神。主在地上时,受时间的限制,祂从不说自己的话;(约七6,8,十四10;)这表明祂一直生活在十字架的荫下。因此,祂活在神所量给祂的时间里,并且祂说话乃是神在祂里面说。这就是死而复活的原则。主受浸、圣灵降在祂身上、祂受死、复活,这些都是在死而复活的原则里。在主一切的行动、话语、神迹上,无一例外,祂都把自己置于死地并让神彰显出来。

认识祂在召会中是受称赞的
诗篇四十五篇八节下半说,『象牙宫中有丝弦乐器的声音,使你快乐。』象牙宫表征众地方召会;『宫』在原文是复数,指神的居所。『丝弦乐器』表征来自众地方召会甜美、和谐的赞美,使神快乐。

认识祂是众圣民—召会—所爱,所归,所敬拜并所经历的
九节说,『有君王的女儿,在你尊贵妇女之中;王后穿戴俄斐金子,站在你右边。』圣经用女子预表召会。这节经文里所说各种不同的女子,都是指召会说的。『君王的女儿』不是指王的女儿,乃是指属于王的女子;她们是王的配偶,是王的一部分。
王后穿戴金子,表征召会显出神圣的性情。召会所穿戴的『金子』,就是基督这神圣的一位作信徒的义。这是召会第一层的遮盖。
诗人写这首诗时,这位属主的人经历基督已相当深了。他如今是王宫里的人,是尊贵中的一位,是『君王的女儿』之一。当我们越经历基督,我们不是自居骄傲,乃是自然而然的显出不凡的光景。现今我们与基督的交通加多也加深了;我们已进到祂的宫中,能站立在王前了。王女就是不平凡的意思。我们所显出来的光景与世人不同。世人能在我们身上看见尊贵,感觉王女君尊的味道。

爱祂如王后之于君王
基督和属祂的人之间实在是爱的关系。我们对祂如王后之于君王,并且王后就是君王的一部分。我们所认识的基督不再是道理上的,乃是经历中的。

归祂如女子于归,又如富者送礼求见
十节说,『女子阿,你要听,要看,要侧耳而听;要忘记你的民,和你的父家。』凡归给基督的人,都要忘记自己的父家,而完全归于祂。十二节说,『推罗的女子必带着礼物而来;民中的富足人,必向你求恩。』推罗的女子和民中的富足人都要来,把所有的都摆在祂脚前。基督要得着我们和我们的一切。已过二千年来无数富有的人,把一切都献给主,为着要寻求主。我们的学问、前途都是我们富有的一部分,但我们若不是奉献的人,就不能完满的得着神自己。

拜祂如拜全权的主
十一节说,『王就羡慕你的美貌。因为祂是你的主,你当敬拜祂。』这里的『主』字,在旧约圣经中是非常特别的字,乃是指全权的主。基督作为召会的主,不仅配得召会的爱,也配得召会的敬拜。

经历祂如衣服
十三至十四节上半说,『王女在君尊的住处,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交织成的。她要穿刺绣的衣服,被引到王前。』在本篇,王后有两件衣服。第一件衣服,『俄斐金子,』(9,)是用金线交织成的,(13,)相当于基督作我们客观的义,使我们得称义。第二件衣服,刺绣的衣服,相当于基督藉着那灵变化的工作,『刺绣』到我们里面,并从我们活出来,作我们主观的义,使我们得胜。
每一个得救的人都该有两件衣服。我们已经得救,穿戴了『俄斐金子』为衣服,就是用金线交织成的衣服;但我们还需要圣灵藉着环境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好穿上『刺绣的衣服』。这件刺绣的衣服是经过圣灵的组织而成的。在刺绣的过程中,如果布有知觉,会感觉痛苦。同样的,圣民在经历基督时,也有苦难中圣灵在他们里面组织的工作。这时他们所穿戴的,不再是平常的衣服,乃是经过编织、刺绣的衣服。这些都表征我们对基督更深的经历。
在四十五篇中,王所穿的衣服表征死而复活,(8,)而王后的衣服,表征基督和圣灵在圣民里的构成。这篇诗原是赞美王,或赞美主的,但末了却成为对王后,或对召会的赞美;这是因为基督已经成了召会的经历。当召会经历基督到一个地步,就成为基督的一部分,也就是基督。因此,每当我们题到基督,都不该忘记召会。

圣民同基督经历神作避难所和患难中应时的帮助
卷二的中心思想说出圣民藉着与基督同苦同荣而经历神。卷二开头说到神剥夺了圣民外在的祝福,为要叫他们注重神自己过于神的祝福。这样受对付后,就对基督有更深的经历。四十二至四十四篇说到神在圣民身上如何作剥夺的工作,好让他们学习经历神,而享受神的自己。
这时,基督成为圣民实际的经历。四十五篇虽然接在前三篇之后,但还没有给我们看见,圣民在什么处境中经历基督。表面上看,四十六至四十九篇和四十五篇并不相联。四十六至四十九篇里一再说到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或高台;这是中心思想。为什么四十二至四十四篇说到神的剥夺,而四十六至四十九篇讲到神是避难所,但中间插入四十五篇说到经历基督呢?虽然这些诗篇似乎彼此不相联,但在属灵经历上是有关联的。
经历主的人到了一个时候,会开始经历神剥夺的工作。我们被神剥夺得越厉害,对基督的认识就越深,而基督也越变作我们活的经历。在四十五篇,诗人经历了基督。这时,他从经历中发出赞美而说出基督;这是经过神剥夺而有的经历。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篇诗是在讲基督,也可以说它是在讲圣民的经历。在诗人赞美的描述里,基督已成为他身上的成分和他穿戴的荣美。
这时,他在实际经历中与神有了联结。他在述说基督时,无法不说到自己,因他所说的基督,已变作他的成分和他的荣美。然而,他是在什么处境中经历基督,必须由后文加以说明。其中有两个重点,就是避难所和神所住的城。
四十六至四十九篇中的避难所或高台,表明基督常是我们在苦难中所经历的。凡是经历基督的人,常是多受苦难的人。腓立比三章十节说,『使我认识基督、并祂复活的大能、以及同祂受苦的交通,模成祂的死。』我们乃是藉着苦难,模成祂死的形状。我们若要经历祂,就必须和祂一同受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祂的受苦中与祂有交通,而在祂的受苦中与祂联合。
圣经称主为『苦难之子』(参创三五18,赛五三2~3)。我们要实际经历基督,就不能避免苦难的路。所以前面说过经历基督之后,接着就给我们看见苦难的问题。没有苦难,就不需要避难所。诗篇四十六至四十九篇一再说到避难所或高台,其他诗篇也题到避难所。(参五九,六一,六二,七一。)因为卷二的中心思想是圣民与基督同苦同荣的经历,所以诗人常想到苦难的问题。
实际经历基督的人无法不说到召会。四十六篇非常希奇,它先说,『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和力量,是我们患难中随时可得的帮助。』(1。)然后立刻又转而说,『有一道河,这河的支流,使神的城快乐;这城就是至高者支搭帐幕的圣处。』(4。)表面上,避难所和城毫不相关,但在属灵经历上,二者极有关联。无人在召会之外能在苦难中经历基督。因此,四十五至四十九篇主要是讲三件事:基督、苦难和召会。
卷一虽然题到召会,但不够清楚、明了,乃是到卷二的四十五篇,才把召会合式的摆出来。这篇中的女子,复数表征众圣徒,单数表征圣徒的集大成,召会。圣徒有许多,召会只有一个。所以在四十五篇,圣民在经历基督中,已经认识并摸着召会。四十六篇也用城预表召会。旧约有两类召会的预表:一类是女人,一类是帐幕、城和圣殿;前者预表召会是配偶,后者预表召会是居所。我们若懂得属灵的意义,就知道四十六篇的城,就是四十五篇的女子。按字面,二者有分别,但按属灵的意义,二者就是一个。启示录末了可以证明这个断案。(二一2,9~10。)
诗篇四十五至四十九篇题到三件大事:基督、苦难和召会。召会乃是在苦难的境遇中经历基督。在启示录十二章,苦难和女人被摆在一起。二节说,『她怀了孕,忍受产难,疼痛要生,就呼叫。』这章的产难和妇人就是诗篇四十六篇的苦难和城。这个妇人和这座城,是经过苦难的,在这苦难中经历基督、享受基督、有基督的同在、并与祂同经苦难,并且在这苦难中经历神作避难所。神是启示录十二章中那妇人的避难所,也就是说,祂是召会的避难所。神是召会应时的帮助。假如我们个人遇到苦难时,引用诗篇四十六篇,那是把这篇降得太低了。四十六篇不重在个人的经历,乃重在城的团体经历,就是召会的经历。二千年来,不多圣徒能维持四十六篇的标准,但我们要看见这亮光:四十六篇不重在个人,乃重在召会,重在那座城。在四十八篇三节,我们看见神在这城里显为高台。
我们需要有很深的印象,卷二在四十五、四十六篇中,这个有经历的人已相当脱离自己,而进入王宫。按预表说,就是进入召会。这样一个人已不再站在自己的立场,而是到了召会的立场。所以四十五、四十六篇里所说的,不是个人的小经历,乃是召会的大经历。神历世历代所建立的那座城,乃是神所看为宝贵的那妇人,她乃是在苦难中经历了基督。
从五旬节那天起,藉着苦难经历基督的这条线从未断过。灰心的人说,召会越过越荒凉了,表面上似乎是如此;但我们若有属灵的眼光,就能看见荣耀的一面。召会在许多的患难里,却显得荣耀、伟大、明亮、刚强、永远和不变!二千年来一直有这荣美的事实。
四十五、四十六篇是转折之处。卷一差不多都是说到个人的经历,但在卷二,这个追求主的人被剥夺,有了相当的对付和学习,对基督的经历已经很深了。他不再是个人,而是有了同伴。他进了王宫,忘记了父家,表征脱离了老旧和单独,而有了召会的经历。他如今就在召会里,不仅仅是参加聚会,乃是基督与召会成了他的经历。
新约信徒的经历就像这样。在罗马八章对基督的经历之后,就有十二章对基督身体的经历(九至十一章是在括弧里插入的话)。八章三十六节说,『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这是引自诗篇四十四篇二十二节。在四十五篇,王后出来了,这是罗马十二章的应验。这时召会的两种预表都显出来了。诗篇四十五篇的王后,表征召会与基督的关系;四十六篇的城,表征召会对基督的功用。这些都不是个人的经历,乃是在召会—基督身体里的经历。


« 第十二篇 »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