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

你这神的隐藏的爱

« D321 »

诗歌简介

本诗的作者是特斯帖根(Gerhardt Tersteegen 一六九七——一七六九)。特斯帖根弟兄晚路德马丁两百多年,同为日耳曼人。他的双亲都很爱主,自幼将他献给主。

他曾写了一百多首诗歌,“你这神的隐藏的爱”为其中最美好的一首,是卫斯理约翰译成英文,再由倪弟兄译成中文。这是一首写出圣徒一生属灵经历的诗歌,故难以文词表达感觉。大意在一、二节说出爱的启示(弗三章十八、十九节)并隐召,呼唤我们起来追求安息,但当前往追求时,才发觉“我志虽定,我情却离,我欲向你,反而背你”的事实。第三节说出连我们能追求都是恩典,恩典叫主来吸引我们,但是“我虽追求,不能亲近”,是因我们的心“流荡不定”,四、五节说明流荡的原因,心中有与主相争的“东西”,且在“己”中满布“恶欲邪情”。因此“日下的东西”求主“割弃”,而“己”求祂“钉死”。至终达到如此地步“除你以外在凡事上,使我无求使我无望”,才是真正安息于神的时候了。

赏析一

本诗作者为18世纪德国著名的圣诗作家特斯提根(Gerhardt Tersteegen)。特斯提根小时身体不好,家境贫穷,虽然一心要为主传道,但无法负担读神学院的费用,迫于环境,只好跟随哥哥学做生意,虽然每天忙于工作,但心志仍不摇动,晚上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读经、祷告、默想主的话。后来,为了能更多追求主,便从事织布带的工作,如此一来,生活更简单,接触的人也少,使他能更专心与主交通。在他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之后,他不再只注重个人与主的交通,也开始与几位弟兄聚集,并和他们同工,出去传扬福音。直到他感觉主的需要实在太大,为主工作实在太忙,就放弃了织带子的工作,全心仰望主的供应。因着他是一个单纯、清心,满有生命和真理的人,在当时他作工的德国北部,甚至其他各国,都有许多人受到他的帮助。他一生写了一百多首诗歌也成为后世的帮助,而“你这神的隐藏的爱”是最美好的一首,满了灵感,满了经历,满了真理,道尽一个爱主之人一生的经历。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将其从德文译成英文,倪弟兄再译成中文。

(一)“你这神的隐藏的爱!长阔高深无人知悉,远远我见你的光彩,我就叹息望得安息,我心痛苦,不能安息,除非我心安息于你。”刚开始的经历是远远看见了主,知道主实在是太好了,但是内心的感觉并非“喜乐”,竟是“叹息”、“痛苦”;因为看见了,还没有得到。因此,心中渴望与主联结;“除非我心安息于你”,否则仍不得安息。

(二)“你的声音,仍然隐招我来负你甜美的轭;”当他进入内室得了安息时,隐约听见主还要呼召他起来与主同工,但是他还是幼嫩的,虽然因着爱“几乎前来应召,但是惧怕前途阻隔;”心中有催促要跟随主,回头想一想自己,再看一看环境,又觉得不容易。“我志虽定,我情却离,我欲向你,反而背你。”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说软弱,又并非不爱主;似乎知道主的心意,但又逃避,不肯答应。

(三)但是我们要赞美主!祂的要求总是带着供应。事实上祂对我们没有要求,只有应许。主的呼召实在是极大的应许,祂并没有要我们为祂作什么,而是祂要在我们这些微小、不配的人身上作祂的工。并不是人自己努力追求,就能来达主所要求,而是经历“全是恩典!”第一步就是主自己“吸引我心向你追求安息;”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追随你。当他起来追求以后有什么情形呢?“我虽追求,不能亲近,流荡的我无所凭倚;哦,要何时不再流荡,所有脚踪向你而往?”为着主撇下世界,应该从此住在主里享受安息,但是虽然追求主,却还不能亲近主。世界回不去,主却寻不着,这才发现自己是一个流荡的人,无所凭倚。

(四)那些阻隔他亲近主的是什么?答案就在第四、五节。“日下有无什么东西,与你相争来分我心?”原来爱主以先,我们的心早已被许多人、事、物分割占据,但主要我们全心全魂爱祂,因此,靠着主的怜悯,要一一被暴露、被对付,好叫心能完全归主得安息,不再“拘泥”于这些事情。但是要割舍心中所爱谈何容易?“呀,我求你把它割弃,让你作王无人与竞。”我虽借主的光照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但我自己对付不掉,主呀!求你自己来对付,你叫万事互相效力,也许是兴起环境,把这些割弃,如果心中还有什么与你争竞作王,我心就永不能得安息。

(五)“哦,我求你埋藏这己,使主(非我)从我而活!恶欲邪情钉死绝迹,不私留一宝贝罪恶。”拦阻的因素还有己、恶欲邪情、宝贝罪恶。世界对付了,己仍带来难处,肉体仍然活动!因此己要埋藏,所有生活行动不再自己出主意,照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观念,不再是“我”活,而是主从更新的我、被主浸透的我活出来。并且照着灵而行,就不再满足肉体的邪情私欲了。甚至“宝贝罪恶”(什么东西是我所爱的,明知是罪恶,但过不多时仍要享受一下,才得满足)都要对付,不为自己留下一个。求主给我们这样的渴望:“除你之外,在凡事上,使我无求,使我无望!”

(六)“哦主,给我无上之助,救我脱离无用之虑。”需要主极大的恩力,才能坚固我们,一次一次把我们从那些为着自己的打算拯救出来。我们只要凭着信心,那些在自己里的思虑都是无用之虑。“赶出己意离我心府,离我全人隐密之域。”每当己有什么提议时,就要把它从我们的心中赶出去,保守我们的心单纯;全人最隐密的地方,应该是“关锁的园,禁闭的井”只为着主,是与主彼此享受、彼此交通的地方。这样才能“作个顺命的人,不断称颂,时常感恩。”

(七)“求你使我时刻离地,谦卑等候听你吩咐。”现在已不再有不安的意志,不再有挣扎,只听主的吩咐。“求你对我时常提起:‘我是你爱、你命、你主。’”一心只爱主,活主,并顺从主,经历“来听你声,来觉你力,来尝你爱,是我所期。”这是何等安适的人生!(完) 黄心洁2005/5/21

赏析二

你这神的隐藏的爱!长阔高深无人知悉,远远我见你的光彩,我就叹息望得安息;我心痛苦不能安息,除非我心安息于你。

本诗的作者是特斯帖根(Gerhardt Tersteegen 1697-1769),特斯帖根弟兄晚路德马丁两百多年,同为日耳曼人。他的作亲都很爱主,自幼将他献给主,盼作传道。后却为环境所迫,改做一个织带子的工人,但他事主的心志并不受环境恶劣而摇动。他在每日完工之后,像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那样,花时间去祷告、默想、写作,并对那些有属灵问题的人给予帮助。他虽是奥秘派,却不偏重默想,把服事与默想调在一起,在生活中实行出来。

他曾写了一百多首诗歌,“你这神的隐藏的爱”为其中最美好的一首,是卫斯理约翰译成英文(请三前“诗歌时代背景简介”第三时期),再由倪弟兄译成中文,第一版“小群诗歌”已收载入。

这是一首写出圣徒一生属灵经历的诗歌,故难以文词表达感觉。大意在一、二节说出爱的启示(弗三:18-19)并隐召,呼唤我们起来追求安息,但当前往追求时,才发觉“我志虽定,我情却离,我欲向你,反而背你”的事实。第三节说出连我们能追求都是恩典,恩典叫主来吸引我们,但是“我虽追求,不能亲近”,是因我们的心“流荡不定”。四、五节说明流荡的原因:心中有主相争的“东西”,且在“己”中满布“恶欲邪情”。因此“日下的东西”求主“割弃”,而“己”求祂“钉死”。至终达到如此地步“除你以外在凡事上,使我无求使我无望”,才是真正安息于神的时候了。

(摘自台中市召会周讯第915期)

赏析三

唯有神是人真正的安息;人有了神,与神的关系正常、正确,人才会有真正的安息。人被造时是在神的乐园中,当时神是人的供应、享受、保护和一切,因此人有真正的安息。然而,当人有了自己的拣选,不照着神的吩咐,吃了善恶知识树的果子,罪就进到人里面。堕落的人与神的关系出了问题,就只能躲避神面;人因而失去安息。因着人的堕落,地受了咒诅,人要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人也受罪的权势奴役,不得自由;彼此间充满争竞,没有和平;败坏的世界有种种的天灾、人祸……人如何才能再有真正的安息?感谢主,借着基督的救赎,使人能重新得着神作供应、享受、保护和一切,这是人真正的安息!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许多时候我们仍没有安息,不是神不给我们安息,而是我们与神出了问题。此诗说出一个羡慕得着安息的人寻求安息的过程和经历,也可说是一个基督徒在主里长进的历程。得着安息的秘诀在第五节末句:“除你之外,在凡事上,使我无求,使我无望!”

第一节说出羡慕得安息者的叹息。他认识基督是“你这神的隐藏的爱!长阔高深无人知悉”,然而他的光景却是远离神的,因此他没有安息;他不是与主面对面,近距离地观看主,他只能“远远我见你的光彩,我就叹息望得安息”。我们离主越远,就越没有安息。有时我们虽有正常的聚会、追求、甚至服事,但其实我们的心已经离主很遥远,所以一直陷在自己里面烦乱纷扰,但我们还可能对自己无安息的光景没有感觉。诗人既发现自己正陷在这样可怜的光景中,就开始转向主,向祂呼求:“你这神的隐藏的爱!”神就是爱,然而人并不认识神这隐藏的爱,直到基督来显明:“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就在此将祂自己的爱向我们显明了。”(罗五7~8)“神差祂的独生子到世上来,使我们借着祂得生并活着,在此神的爱就向我们显明了。”(约壹四9)主对世间属自己之人的爱乃是爱到底的爱(约十三1),并且祂的拯救对那些借着祂来到神面前的人也是到底的拯救(来七25),所以尽管我们与神的距离已变得非常遥远、非常生疏,我们还是可以再来转向祂、呼求祂,借就近祂而从祂得着安息。诗人向主承认他的光景乃是“我心痛苦,不能安息”,并且他也知道唯一的解决之道乃是“除非我心安息于你”。

安息不是安逸,人即使身在平安顺遂的环境中也不见得有安息。多少人在风平浪静的海上仍然没有安息;然而主耶稣在狂风巨浪的海上,在载浮载沉的小船尾,当门徒以为要丧命之际,祂却能安睡(太八24~25,可四37~38,路八23~24)。这安息是联于活的信心与实行父的旨意。太十一~30:“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因此你们要负我的轭,且要跟我学,你们魂里就必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恢复本圣经二八节注2:“安息不仅是指从律法与宗教,或工作与责任的劳苦并重担中得着释放,也是指完全的平安和完满的满足。”二九节注1:“祂将自己完全降服于父的旨意,不为自己作什么,也不盼望为自己得什么。因此,无论环境如何,祂心里都有安息;祂完全以父的旨意为满足。”

负主的轭就是接受父的旨意。恢复本圣经太十一注4:“负主的轭、跟主学,就叫我们的魂得安息。这是里面的安息,不是任何仅仅在本质上是外面的事物。”我们之所以没有安息,常是因不肯顺服主,不愿来负主的轭。诗人在第一节转向主望得安息,在第二节却显出他的为难:“你的声音,仍然隐招我来负你甜美的轭;我虽几乎前来应召,但是惧怕前途阻隔”。他考虑代价,对负主的轭有所犹豫迟疑。主有时对我们的呼召是非常清楚明确的,然而有时却因着顾念我们的软弱、对祂的“保持距离”,主便只有如这里所说——“隐招”我们来负祂的轭,并且对我们应召的迟延是“仍然”隐招。对于仍在与祂摔跤、较劲的我们,主并不很厉害地向我们说什么,而是在我们里面很柔细地涂抹,给我们一点感觉,非常忍耐、俯就地要我们:“算了吧!”“放下吧!”“就别再坚持了!”这轭并非苦涩的,而是甜美的。我们却三心二意,举棋不定,几乎前来答应主的呼召,却又担心害怕,一旦负了主的轭,会对自己有什么妨碍,唯恐代价太高,前途将遭受什么牺牲、为难、拦阻。在魂里自己就起了争执:“我志虽定,我情却离,我欲向你,反而背你。”第二节结束在这样的挣扎与矛盾里。“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七15)“我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思的律交战,借着那在我肢体中罪的律,把我掳去。”(23)我们岂是能凭自己顺服主,负主的轭?离了祂,我们什么也不能作!主的轭并非难负,祂的担子亦非沉重,因为其实是祂在扛,重量乃是担在祂身上;我们怎样也不能凭着自己来负祂的轭,我们只能在祂里面,借着祂并凭着祂来负。感谢主,罗八2启示出我们蒙拯救之路:“生命之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已经释放了我,使我脱离了罪与死的律。”每当我们在自己天然的心思里考虑打算,我们就付不了代价,无法全心全力向着主;然而当我们操练灵,让生命之灵的律在我们里面运行,我们就能从自己的打算、借口、考量中得着释放,让主掌权。

我们怎能在我们自己的挣扎、保留中还愿意来亲近主呢?诗人在第三节说:“全是恩典!使你吸引我心向你追求安息”。当我们已习惯于流荡、远离神,当我们已多日不得安息,实是主的恩典,还不放弃我们,还愿继续来吸引我们的心向祂追求安息。然而我们若继续顽梗悖逆,仍有保留、坚持,仍不愿负主的轭,我们纵然来到主面前,却因着我们与主之间有拦阻,有帕子遮蔽,结果却是“我虽追求,不能亲近”。本来主应是我们的凭倚,但诗人却只能哀叹:“流荡的我无所凭倚”!这是何等的可怜、悲哀!本来没有神的失丧罪人在黑暗的权势下是只能流荡,无所凭倚;然而对于已得救重生成为神儿子的信徒,本该在神的家中享受基督作满足,竟然还在外流荡、无所凭倚、无安息!像路加十五章那个远离父家,在外流浪的小儿子一样,诗人终于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光景了:“哦,要何时不再流荡,所有脚踪向你而往?”当我们发现我们所保留、所坚持的,不过使我们连给猪吃的豆荚都没有时,就是我们起来回父家,结束流荡日子的时候了!求主得着我们“所有的”脚踪(不是部分的)都向主而往!

有了前三节的经历,因此到了第四节,诗人就愿意敞开心让主来光照,给主自由来对付:“日下有无什么东西,与你相争来分我心?呀,我求你把它割弃,让你作王,无人与竞。”传一2恢复本注2:“一件事无论多么美好、超绝、美妙、奇妙,只要是属旧造的,那就是日光之下虚空的虚空的一部分。唯有那在诸天之上,不在‘日光之下’的新造,不是虚空,乃是实际。”创世记中的雅各,出生时就是个抓夺者,长大后凭着自己的手腕抓夺长子名分,却得躲避以扫的报复;为娶得心爱的拉结又受尽拉班的压榨……他一直在抓夺,甚至在伯特利看见天梯的异象后,他的祷告也带着和神“谈交易”的味道。真的抓夺到他所要的,他就有安息吗?其实,抓夺越多的人,就越没有安息,反而是奉献给主越多的人,越有自由,越有安息。晚年时的雅各被变化成以色列,生命成熟了,不再抓夺,只将祝福给人,这时他有真正的安息。

主不是只要我们的部分,祂乃是要我们的全部;祂要我们以全心、全魂、全心思并全力来爱祂,不容祂以外的任何人事物瓜分我们的心。我们与任何人事物的关系都应经过祂,并在祂里面。我们的心应全部归祂,完全被祂充满占有。我们乃该在祂的人位里,以祂为源头,凭着祂、借着祂、在祂的爱里爱我们所当爱的(如,父母、配偶、儿女……)。“在三本提字书里说到七类爱者:(一)爱自己者;(二)爱钱财者(提后三2,提前六10);(三)爱宴乐者;(四)爱神者(4);(五)爱良善者(多一8);(六)爱丈夫者和(七)爱儿女者(多二4)。也有两类不爱者:(一)不爱良善者和(二)不爱神者(3~4)。人无论是那一类的爱者,他的全心,甚至全人,都是摆在所爱的上面,被其霸占并得着。”(提后三2恢复本注2)只要我们心里有能与主相争的东西,妨碍主在我们心里登宝座、作王,我们的心就会受其“拘泥”,使我们无法撇下一切(甚至是撇下我们的配偶、兄弟姊妹、父母、儿女)来跟从主。在路加十八章,有个从小就遵守诫命的青年官来问主,他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远的生命。主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诸天之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路十八22,太十九21,可十21)他听见这话,就面显愁容,忧忧郁郁地走了,因他有很多产业;他的心受他的产业“拘泥”。而在路加十九章,当主对税吏长撒该说今天要住在他家时,他欢欢喜喜地接待主,并对主说:“主啊,看哪,我把家业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十九8)主就对他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撒该并不受家业的捆绑霸占,救恩临到他家;他得着了主作他的安息。

主光照并割弃分心之物的结果乃是“我心才会不再拘泥,当它借你得了安息。”保罗不受卑贱、饥饿、缺乏的拘泥,所以能说:“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余;或饱足、或饥饿、或富余、或缺乏,在各事上,并在一切事上,我都学得秘诀。”(腓四11~12)即使被监禁有可能殉道,他也不受生死拘泥:“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体上,现今也照常显大,因为在我,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一20~21)我们越完全交出给主,就越有完全的自由、释放、超脱与安息。

叫我们无法得着安息的关键,还不在于外面的难处和环境,而是在于我们里面的种种起伏。谁会叫我们如此翻腾呢?是我们那善于打算、惯于抓夺、习于忧虑、却向神独立的“己”。为什么我们会考虑代价,难以立刻答应主的呼召来负祂甜美的轭呢?为什么我们会趋向流荡,心里常有与主相争之物,使我们常受捆绑、霸占呢?都是因为我们的“己”!因着爱惜我们自己的魂生命,就唯恐自己遭受损失;流连于魂生命天然的享受,就不免对世界和世界上的事所提供之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仍有贪恋。我们之所以与主摔跤、挣扎、过不去,是因对“己”的肯定与宝爱——紧持于自己的感受、看法、意见、观念、喜好、倾向、拣选……!我们跟主之间争执的源头不在于外面迷惑人的有形之物,乃在于隐藏在我们里面时常抗拒圣灵的“肉体”、顽梗硬颈不肯死的“己”!正是对己的宝爱与坚持,使我们放不下、无法顺服,因而与主之间产生距离与隔阂,使我们无法经历主作我们的真安息!所以诗人在第五节说:“哦,我求你埋藏这己,使主(非我)从我而活!恶欲邪情钉死绝迹,不私留一宝贝罪恶。”所有的挣扎、不安,是因恶欲邪情在我里面还有地位,我还私留着宝贝罪恶,也是因我仍凭着自己而活,还在凭自己拣选、抓夺。我需要经历主钉死的功效,使我能凭祂复活的大能,经历是主(非我)从我而活!我这属肉体的人只配死与埋葬,对己的对付必须彻底、绝对:“恶欲邪情钉死绝迹,不私留一宝贝罪恶”。我们若认识肉体的邪恶、己的可恶,就知道这样的对付一点也不会太过。在撒上十五章,神要扫罗去击打亚玛力人(表征肉体——堕落的人),灭绝他们所有的。但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玛力人的王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羊、牛、肥畜、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扫罗和百姓怜惜该灭绝之物中上好的,这描绘一个事实:在经历上我们宝贝自己肉体、天然生命好的方面,不想加以毁灭。我们在神的恩典以外,不倚靠祂、信靠祂,无论作什么,都是出于肉体的。肉体的每一面,无论是善或恶,都与恩典和神的君王职分对抗,使我们不能享受基督(三加三3,五2~4与注)。所以,我们必须恨恶肉体的每一面,在毁灭肉体的事上绝对。”(撒上十五9恢复本注1)因着扫罗的不顺从,对神命令的轻忽,神便厌弃了他作王,将君王职分从他身上挪去。“我们若在对付肉体的事上不绝对,就会像扫罗那样失去我们的君王职分。关于扫罗不顺从的记载乃是警告,指明我们不该在神的国里凭肉体作任何事。我们必须在凡事上,将我们的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钉十字架(加五24,罗八13),并且忠信的运用我们的灵跟随主,祂就是住在我们灵里,与我们是一的赐生命、终极完成的灵。”(23注2)

“因为你们若照肉体活着,必要死;但你们若靠着那灵治死身体的行为,必要活着。”(罗八13)不是我们自己能对付己、胜过肉体,所以在消极一面,诗人求主“埋藏己”,积极一面则是将我们的眼目和全心单一地专注于祂,望断以及于祂——“除你之外,在凡事上,使我无求,使我无望!”我们若在凡事上除主之外再无其他所求所望,我们就与主之间完全和谐无间隔,己就没有地位,肉体也不能搅扰,我们才有真正的安息!

对付己乃是一生的功课。不管我们曾有过怎样的得胜经历,我们还得承认,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主之外,又再有所求,再有所望,因此就又失去了安息。所以在第五节末了“除你之外,在凡事上,使我无求,使我无望”这样清心的祷告后,诗人还有第六、七节的祷告。“哦主,给我无上之助,救我脱离无用之虑;赶出己意离我心府,离我全人隐密之域;使我作个顺命的人,不断称颂,时常感恩。”(第六节)许多时候我们倚靠人,倚靠我们自己的本领,然而唯有主给我们的帮助是无可顶替和超越的;只有祂才是我们该专心投靠的。当我们的心偏离主、心思不置于灵时就很容易忧虑,诗人形容主的帮助是“无上”之助,而我们的忧虑是“无用”之虑。我们还需要主一再的对付、光照、炼净,一层深过一层,将那仍隐藏在我全人隐密之域的己意赶出去,使它不能再妨碍我顺服主。求主使我能成为顺服祂每一要求、命令的人,无论何种景况,都能不住地赞美、凡事谢恩。“神要我们停下自己的作为,被基督所顶替,并且避免品尝任何基督以外的东西。”我们若凭自己有所作为,就会失去安息;我们若品尝任何基督以外的东西,也会失去安息。然而我们无法信靠自己抓住主的力量,我们需要主的吸引与恩手的扶托:“求你使我时刻离地,谦卑等候听你吩咐;求你对我时常提起:‘我是你爱、你命、你主’;来听你声,来觉你力,来尝你爱,是我所期。”(第七节)

比较这首诗歌所描绘的心路历程,诗人从第一节虽羡慕得着安息,却只能叹息望得安息,到第二节几乎答应主的呼召前来负主甜美的轭,第四节愿意敞开心让主来光照、除去与主相争之物,第五节盼望己被彻底对付,除主外无所求无所望,乃至最后两节充满了对主的仰望、倚靠,可见他最后已知道经历安息的秘诀。我们初得救时所经历的安息是重担卸释给主而得的安息;开始爱主追求主后,我们开始经历被那灵充满而有的安息;进入事奉后,我们经历与主同工、神旨意得成就的安息,争战得胜的安息,这是更深一层的安息。然而,我们还要经历安息不只是在某种情况才有的,安息就是主在地上生活行动的复制翻版,安息就是基督这活的人位活在我们里面并从我们活出来。“你们得救在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于平静信靠。”(赛三十15)安息乃是一个范围——神圣奥秘的范围,一个活的人位——主自己。我们若活在灵里,留在神圣生命的交通中,如同枝子住在葡萄树上,享受从树而来一切的供应及肥甘;住留在神圣奥秘的范围里,以基督为我们的生命和人位而活,我们便得享安息。我们若以主作我们真安息日的安息,停下我们自己同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行动,并接受祂作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位和我们的顶替,我们就能享受包罗万有的基督那追测不尽的丰富;这样我们就能经历基督作复活的大能,使我们被变化,并在诸天之上翱翔,远超每一属地的阻挠。

愿主得着我们,虽生活在充满重担、不安的地上,却时刻离地,如鹰展翅上腾,谦卑仰望等候祂,要听祂的吩咐,活在与祂不间断的交通中,一直受祂的吸引及夺取,有祂时常的鼓励与提醒,经历祂是我们的爱、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主。活在与主生机的联结里是何等的安息!(完)宁怡颖